卫生健康频道:健康资讯 | 求医问药 | 美容护肤 | 生活保健 | 美体健身 | 妈咪宝贝 | 性情男女 | 互动论坛 | 医院展示
您现在的位置: 卫生健康  >   健康资讯
站内搜索:


脸部“微表情”可识别谎言

发布时间:2008-05-08  来源:青年参考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加拿大的最新科学研究称,科学家早就发现人类脸部会透露出“微表情”(micro-expression),它通常只有1/20秒的时间,一般人用肉眼根本察觉不到,当事人自己也没有感觉。
  “微表情”就和脑波一样,虽然科学家明知其存在,但如何解读还需多研究。此次实验之所以让科学家特别雀跃,是因为他们发现在各种“微表情”之中,“说谎”的表情特别容易被辨识出来!

  研究者找来41名学生,其中35位女性、6位男性,给他们看一系列照片,有的是中性的(如一辆卡车在路上),有的是极愉快的(如可爱的小狗在奔跑玩耍),有的是很恐怖恶心的(如一根断骨),并让摄像机记录其表情变化,然后将影像数据输入电脑,以研究这些人看到不同照片时的脸部变化。

  除了发现这41位测试者都对极端照片出现“微表情”外,科学家发现,当测试者看到可爱的小狗,而他可能不觉得小狗可爱,又想“装作”笑眯眯地说“小狗很可爱”时,这位“说谎者”脸上的“微表情”时间会更久,约为一秒钟,且只出现在上半部或下半部的“半脸区域”。这个实验得出的一个惊人结论是,人的脸上不只“藏不住秘密”,更藏不住的是“谎言”,科学家暂称其为“情感泄露症”(emotional leakage)。这些“情感泄露症”的症状,就是比较长时间的“微表情”,只要知道规则,不只电脑能察觉到,人眼说不定也可察觉到。

  到底多少人有“情感泄露症”?还是人人都有?

  美国人对“情感泄露症”知识的需求,尤其强烈。每当出现儿童失踪事件时,记者一定蜂拥到罹难者家中,家人会乐于接受访问,然后对着镜头说:“求求歹徒放我孩子一条生路吧!”这种行为已变成一种传统,如果不这样做会让人觉得很奇怪,后来美国人发现,有的“凶手”竟然正是3天前在镜头前声泪俱下的那位亲爱家人,“凶手”竟然“耍”了几千万名的电视观众,大家就会想,为何人们竟然不能从表情看出“他在说谎”?

  这个实验的下一步,是研究者找来60卷“失踪小孩案件”的录像带,其中30卷已证明家人就是凶手,他们将试着从这些凶手装模作样、涕泪交加的脸庞上,找到说谎的蛛丝马迹。

  当然,对一般人来说,“抓说谎”不是很重要的事,不过,“识人术”倒是很重要,也就是看到一个人,马上就能“以貌取人”,判定对方好坏。

  其实,每个上班族都常需要做“与陌生人沟通的事”,许多时候,比如找新进人员、找合作伙伴、找外部厂商,需求紧迫,没时间多次沟通,交谈几次就必须决定“要不要对方”,这时候就要靠“识人术”了。不过,由于我们对自己的“识人术”缺乏自信,有时候我们反而不敢请那些太活泼、亮眼、油腔滑调的,以防对方太会自吹自擂、太会避重就轻。但如果放弃这样的人其实很可惜,因为这种人必定有其聪明与厉害之处。

  “识人术”既然还在实验阶段,那有没有其他更有效的方法呢?我觉得,除了用识人术的“眼”来判断外,还可用“嘴”来交替运用。即出其不意地问对方一个关键问题,让对方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不小心泄露“正面”或“反面”的答案。

  我之前曾研究过几名“重度网络购物者”。有一天,一位非常热情活泼的小姐来了,我问她,“你常用网络吗?”她点头如捣蒜:“网络实在太好玩了,没有网络简直活不下去!”我说,“那你都用什么网站或网络服务?”她说了很多著名购物网站,以及一些海外女性购物网站,让我听了啧啧称奇。

  此时,我突然随便一问,“咦,你家里有电脑吗?”她说“有!”“那屏幕几英寸呢?”她高兴地回答,“喔,好像是15英寸吧,还是那种大大的纯屏显示器。”这时候,不知是看到我好奇的表情还是她有些心虚,她突然说,“嗯……这台电脑我其实不常用,平时我都是与老公共用一部电脑!”“那您先生的职业是……”“是工程师,全天在线的那种!”“这表示,你平常回家应该就不常用电脑吧?”此时,她整个人就慌了,过了好一阵儿才说:“是啊,一回家以后就想放松一下,在公司看了一天电脑,好累啊!”答案出来了。她的回答很正常,但她并不是我们要的那种重度使用者。

  我对同事说,不必用“识人术”了,为何一定要用“眼睛”呢?应该多用“嘴”来“识人”!我们应该想办法提出“致命问题”,只要这些题目被抛出,马上就能“穿”过任何防护,测验出对方的真实想法。(博客主人 Samantha Duke 编译 Joy)

(责任编辑:
 

金山论坛】 【返回频道首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