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情调生活

芳草碧连天

发布时间:2017-02-21 09:44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句容的后白镇,有一座景色怡人的小山村——西冯。一想到西冯,脑海里就会涌出李叔同的诗:“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西冯村在茅山西麓,与茅山就隔着一座堤岸一面湖的距离。站在村头眺望,不远处的茅山山峰逶迤,朦朦胧胧,仿佛人间仙境。山脚下的茅山湖,波光粼粼,鹭鸟翩跹,内堤上绿意葱茏,绿荫铺开,那些草儿顺着堤的斜坡生长,草尖滴着水,泛着怯生生的嫩绿颜色。

  西冯的苗木繁茂,茶园清幽,四季都漾着绿。然而,它曾经是老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当地人称苏南的“北大荒”。高高低低的丘陵地,雨天还好,遇到久晴天,旱地上一块块的龟裂。农户种的水稻等农作物缺水了,只能从茅山湖引水灌溉,要通过四五级翻水才能到灌到田里,每亩地的收入勉强糊口,长年没有积蓄,女人就在家种点花花草草补贴家用,村里的男人大部分外出打工了。

  上世纪90年代末,西冯人偶然发现,坡地上比较适合种草坪,草坪一年每亩田能销售两到三次,和常规农业相比,收益高出十多倍。在村党总支书记李冶顺的带动下,全村改变了传统的米粮等农作物的生产。2006年,西冯村作为茅山水库搬迁移民的主要安置村,赶上全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架桥、修路、建水渠,西冯村路网建起来了,交通方便,灌溉不愁,那些在外打工的男人赶回了家,他们把稻田改种成青青的草坪,一片连着一片,像绿色的波浪在风中翻滚。

  草坪的种植妥善解决了丘陵地区水源缺少和农村增收之间的矛盾。西冯村因此成立了农村合作社,大力发展花木草产业,引进彩色苗木、高档草坪,免费发放给农户种植,形成了“协会+基地+农户”的联动模式,并辐射得越来越广。西冯草坪不仅卖到了南京十运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也大量预订,还上了央视农经节目。让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走上全面小康的致富之路,从而被评为“江苏省绿化乡村”“最具魅力休闲乡村”“最美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走进西冯村,一幢幢花园洋房连成一片,房前屋后的果园、菜园相映成趣。青草镶边的乡间小路,在旷野里四下延伸。村里设置了一千平方米的乡风明德文化墙,雪白的墙上,用漫画或是版画的方式,向村民宣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敬文化、邻里互助等内容。村里配备的道德讲堂、党员活动室、村民健身广场、标准篮球场、文化广场、乒乓球桌、棋牌室、健身房,无不丰富着西冯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条长长的环村骑行绿道,蜿蜒曲折。绿道有6个驿站,每个驿站里都有自行车停放点、小卖部、茶吧,驿站外的红色外墙、绿色亭子,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每到节假日,绿道上满是骑行的人。他们边骑车边欣赏西冯的生态美景,那一望无际的草坪、美丽芬芳的花田果园是大自然最美好的馈赠。游人沐浴着山野清风,穿行其间,感觉自己只是一叶小舟,在绿草和红花的海洋中穿行,驰骋,体验不同凡响的乡村游之旅。

  这个小小的地方,竟然生长着芳草碧连天的绿。这层层叠叠、洋洋洒洒的绿,这浩浩荡荡、蓬蓬勃勃的绿,不过是开始。当下,西冯村正结合自身优势,提升改造村庄基础设施,实现花草木业升级转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毕竟小桥流水,孕育的是小情小调;而厚实的土地,绿色的韵脚,培育出来才是幸福。在浅山丘陵地貌上,勤劳的西冯人继续酿造着连绵壮观的绿色盛宴,让远道而归的人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

  □ 杨 莹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