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文学茶座

古诗词中的多彩年味

发布时间:2017-01-20 09:18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韩 颂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关于这个团圆喜庆的日子,在古诗词中有不少描写。

  古人过春节时的热闹气氛,王安石在《元日》中有着生动形象的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爆竹声中人们畅饮屠苏酒,迎来新的一年。新年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大家都用新桃符替换上旧桃符。过年时的喜庆气氛在清代叶燮的《迎春》中也略见一斑:“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岁序更新,车流不断,千家万户喜迎新春,人头攒动,迎接新春的场面空前热烈。

  过年少不了饮酒食肉。对于饮酒,宋代陆游曾写过:“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其中把酒写联的乐趣,辞旧迎新的喜悦,洋溢着诗人在节日里的欢乐和喜悦。在春节,很多人家腌制了腊肉,挂在窗前屋檐,让人看到馋虫欲动,吃起来也是津津有味,唇齿留香。清代顾轮在《鹊踏枝》这首词中,给予了精妙的描述:“腊味登盘尝已足,檐前更挂风猪肉。”

  拜年是农历新年少不了的习俗。关于古人拜年,明代文征明在他的诗中写道:“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而清代戏剧大师孔尚任在他的诗作中也有拜年的描述:“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这首诗中,全家人团团围坐炉前,彻夜饮酒守岁,白发老人倾囊给孩子们分发庆贺春天到来的喜钱。新春伊始,家人们开始放爆竹、换桃符、听鼓乐、拜新年。一家人其乐融融,好不热闹。

  春节是一个喜庆的节日,但并不是每个人的春节都是欢乐祥和的,也有人的春节带着忧伤的气氛。就像白居易在自己的诗《除夜》中写的那样:“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同题为《除夜》,南宋的文天祥则诗中写到:“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现在,时代发展了,我们过年的方式融入了新内容和新元素。春节,作为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不同的时代,有着对辞旧迎新的同样热忱。快过年了,让我们一起感受那古诗词里的新春佳节,品味千百年前的多彩年味儿。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小君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