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情调生活

孝心孝行传家风

发布时间:2017-01-17 09:37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钟 敏

  我们家有个世代相传的“行孝道”好家风。“不做亏心事,不当忤逆子”是我们家风中的座右铭。小时候,由于这种家风的熏陶和感染,我渐渐懂得了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要做个有孝心的人。为了帮助妈妈分担点家务事,我总是早点起来,扫地抹桌子,洗干净妈妈喝茶的茶杯,然后背起书包上学去。长大了,参加工作后,我在外地工作,妈妈在家乡,我总是在领到当月的工资后,当天就将工资的一半,从邮局汇给妈妈,我一半,妈妈一半,我情愿生活得清苦点,让妈妈生活得好一点。

  斗转星移,我为人母了,当妈妈了,我又用“不做亏心事,不当忤逆子”的家风教育和感化孩子,希望孩子,也能行孝道,传家风,耳濡目染,春风化雨,孩子也是慢慢地听懂,渐渐的接受,先有孝心,后来又一桩桩,一件件地看到了他们的孝行。如今我们老了,力不从心了,许多事情需要孩子关照了,令我欣慰,使我感动的是,“行孝道”的家风,在孩子孝敬父母的行动中,默默地传承着,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了孩子温暖老人的孝心,是那么的赤诚,孩子对父母日常生活起居的一个个孝行,是多么的心贴心、心连心。我家门前的走道是碎大理石拼就的,雨天路滑,冰天雪地时,如履薄冰。听说有两位亲友,就是因为雨雪路滑而跌倒在街上,造成骨折,一位亲戚跌坏了股骨头,而且是粉碎性的,住进了医院,换上了人造的股骨头,至今走路还不方便。再看看我家门前的鹅卵石走道,我真是既感动又激动,这是几年前,孩子特地买回两麻袋鹅卵石,找来瓦匠拌水泥铺就的,孩子用防患于未然的孝心,用颗颗鹅卵石铺起的门前防滑的孝行,为父母送来了关心,送来了安全,面对此情此景,我们老两口连连感谢,孩子们却说:“这是做子女应该做的,父母亲将我们养大,我们用孝心帮父母养老”。

  孝顺,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可贵的是要深藏于心,常见于行。我们家“行孝道”的家风之所以世代相传,一个普普通通的家传秘诀,就是“孝心孝行,心行如一”。当年我是这样走过来的,如今,孩子们比我做得更好。我家的住房,已经住了二十多年了,每到阴雨天,特别是在多雨的季节,不是东边漏雨,就是西边墙上滴水,虽经几番找来了所谓“专业防漏”上门修理,都是花了钱,“走过场”。入冬前,我在整理衣被时,发现墙边夏季多雨时的漏雨,已经将被子浸湿了几床,湿了半边天,孩子回家见此情景,关心备至,仔细寻找屋漏墙浸的“病根”,经他三番五次的查找、察看,终于找到了。心中有了底,他找来不是“山寨”的维修工,利用假日进行维修,他一面配合找准屋漏的“病源”,一面跟踪检查维修的质量。

  《常回家看看》这首打动人心,牵动孝心的歌,也唱响了我们家,唱响了我家孩子的孝心,常回家看看,已经成为他们多年来的坚守,每星期都回家看看,不是一走而过,一看而已,而是把常回家看看,变成了常回家坐坐,常回家谈谈,常回家问寒、问暖、问健康、问困难,带着孝心回家看看,用孝敬的实际行动回家看看,例如,入冬了,严寒的天气,老人行走不便,外出不便,孩子都为我们想到了,每个星期都把荤菜、素菜搭配好好的,从菜市场买好了,骑着车子,带着荤菜素菜回家看看,父母在孩子心中有一定的位置,这已经不是一年了,而是坚持多年了,自打我们七十岁以后,孩子都是每个星期拎着菜回家看看,不单是看看爸妈,而且是为老人安排好一周的冬日生活,我们也深深感受到孩子的这种“常回家看看”,是怀着一颗孝心回家看看,又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的“孝行”常回家看看,把对父母的一片孝心,化成多种多样的孝行,给父母看看,让父母放心,使父母开心,我和老伴打从内心中感到欣慰,感到了良好的家风是一种风尚,更是一种爱的力量社会的正能量,子女带着孝心和孝行常回家看看,父母也欣赏着、享受着儿女们的孝心和孝行是那么的温馨、那么的美好。

  世人都有家,有家就要有文明、健康的好家风,一个良好的家风,离不开这个“孝”字,有孝心,行孝道,是社会的公德,更是做人的美德。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