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翻阅镇江

福善禅林与禁烟

发布时间:2016-12-30 09:21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王礼刚
  福善禅林民国九年《保护事》碑刻

  清末,清政府为了挽救即将衰亡的政权,实施了一系列新政措施,禁烟是其重要内容之一。禁烟从1906年9月开始,清政府通过和英国外交谈判,缔结了两个条约:《中英十年禁烟条约》和《中英禁烟条件》,条约规定英国政府以每年递减十分之一的比例,十年后完全停止向中国输入印度鸦片。在内政方面,清廷始终把禁烟当作大政方针,颁布了诸多禁烟章程和法令。1906年9月20日,清政府颁布了禁烟谕令,历数鸦片之害,“著定限十年以内,将洋土药之害, 一律革除净尽”。福善禅林,是当时全国早期的戒烟之所。

  镇江福善禅林设置戒烟所,要早于清政府颁布了禁烟谕令18年。《丹徒县志摭馀》记载:“福善禅林在西城外长寿山麓,岁乙卯(1915年),宛平于海峰改建。福善禅林初名为福善堂,光绪己丑(1889),天津叶泰椿居士建,专为贫民戒烟而设。并附设施药、施医、施材、放生、惜字、义学等善举。民国乙卯(1915年)改名福善禅林,为金陵宝华山慧居寺法派光慈和尚传融山法,徒戒正主持,福善堂善举仍附之。福善禅林计有房屋三十余间,寺后有荒地二十余亩。”

  “福善禅林”庙宇,在宝盖山余脉何家山厉家塘后,八字形门墙朝外开,山门门额上“福善禅林”石刻,是清宣统二年(1910年)十二月,住持定安头陀敬立。“福善禅林”完整山门和门额,显得这座寺庙十分庄严。据志书记载和资料,“福善禅林”在清末民初时,是一座比较大的庙宇。庙宇内现在还存有完整的藏经楼、玉佛楼、财神殿、土地庙及部分僧寮,但现已略作改变,都已成为民居。财神殿一对门当仍完好,“财神殿”门额是1917年九月,福善禅林仝人敬立。查阅字典,“仝人”,即同仁,是指全体人员或志同道合的人。由此分析,建筑“福善禅林”庙宇与戒烟,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而为。经对照福善禅林草图,大殿、客堂、库房等建筑在“文革”中拆除。庙宇内现在还有一棵生机勃勃的银杏树。

  7月13日,我们一帮网友和镇江文史爱好者,与原住户71岁的龚正财先生,破壁显现“丹徒县《出示保护事》碑”。这块碑刻记载了福善禅林历经戒烟、归山禅林、同志诸人、修理义塚、善念善举、给示保护等等之历程。碑刻记载:“据商团公会会长朱中孚、城厢市董事王振文、农会会长仇承荣、江苏通志局征访员李丙荣、众议员柳肇庆、孙珩、商会会员何祥信、焦尔昌、凌志贵、孟昭林、张燮福、善堂董事蒋克湧,呈称窃县治西城外长寿山麓,于光绪己丑(1889年),天津叶泰椿创建福善堂,专为贫民戒烟而设。附设施药、施材、施医、放生、惜学、义学等善举。”

  经查阅,叶泰椿,字鹤巢,江西武宁人,光绪二十年(1894)进士,1889年来镇江建福善堂施药、施医为贫民戒烟。朱中孚,镇江美孚洋行经理,镇江商团公会会长,浙江镇海人,在镇江40年。王振文与他前辈、兄长都是镇江商会前辈人物。于海峰河北人,蒋克湧山东人,与仇承荣、李丙荣等,都是“一群志同道合”仁人志士,爱国而施行戒烟之善举。1934年,民国政府禁烟,江苏省政府颁布《苏省限制禁烟办法大纲》,至镇江抗战爆发,“福善禅林”戒烟之举近半个世纪。《丹徒县志摭余》,是李丙荣继承父亲李恩绶两代人编纂的,李丙荣亦是戒烟善举参与者,因此,《丹徒县志摭余》记载了“福善禅林”。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用大烟摧残中国人的身体和意志。满怀爱国情怀的叶泰椿,以及外地和本地许多仁人志士先后同聚“福善禅林”,为戒烟(毒),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