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翻阅镇江

漫谈镇江碑刻

发布时间:2016-12-15 09:4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吴宗海

  在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属于文物的碑刻(包括碑碣、题名石刻等)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碑的来源有两种:一是帝王封禅祭天在山上竖石称碑,后来刻石歌功颂德,如秦李斯的《泰山刻石》等;二是在宫室宗庙里竖木称碑,后来竖木在圹前,用索子盘棺上下,转为用石,上刻死者籍贯,作为碑文。到了后汉,有碑有碣,碑石上方,碣石上圆,由于碑所放的处所不同,碑文的形式内容不同,有各种不同名称。称为墓志的,有志无铭;称墓志铭的,有志有铭,有的还有序,都埋在圹内。志文有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状、年寿、卒葬年月、子孙的,有详叙死者的功德的,有言论的,以前两者为正体,后为变体。称墓表的,指立在墓上的碑;称神道碑,阡表的,指立在墓道上的碑。放在圹里的墓志,正方面上有盖,盖下大上小,上面刻着某朝某官某人墓志,这叫书盖。立在墓上的碑,是长方形,碑上的刻字,称篆额。在碑的背面的题辞称碑阴。碑趺(碑下石座)为赑屃(据说为龙生九子之一,形如龟,有力好负重,故碑趺用之)。由于东晋、宋、齐、梁、陈统治者禁碑,所以造成书圣王羲之、献之父子等书法名家只有法帖传世,如《瘗鹤铭》书者为谁,也千载聚讼纷纭。

  碑刻有历史文化价值,它们有的可成史料,有的可补历史之缺,在文化方面,它们的雕刻、内容文字往往具有文学、艺术价值,对今天是有意义的。

  在镇江这所历史文化名城的土地上,至今尚有好些碑刻经过风风雨雨留存屹立,默默无言地讲述着我们祖先的故事。下面举两个例子:

  一是焦山碑林的镇馆之宝《大唐润州仁静观魏法师碑并序》(简称《魏法师碑》),这座高2.42米,宽0.54米,碑冠高0.55米的巨碑,原在圌山仁静观,后因便于保存、管理移至焦山,它的内容生动地印证了隋唐之际社会动乱到平定的历史,表现了道教对唐初君主特别是太宗李世民的巨大影响及茅山对周边的辐射力,还可帮助我们考订著名的《茅山父老歌》的形成时间、文字异同,碑文是优秀的道教文学篇章。

  一是焦山碑林陆游隆兴二年闰十一月二十九日题名,有“置酒上方,望风墙战舰,慨然尽醉”一段,我曾据此向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提出,可以对《宋诗选注》第一八六页陆游《书愤》注一:“楼船夜雪瓜洲渡的情景陆游从前没描写过,也没经历过”作一补充,承蒙先生采纳刍荛之见,于一九九三年版作了补注。

  以上两例说明珍惜、保护好我们家乡的宝贵碑刻资源,对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很有好处。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