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悦读文字

广识鸟兽草木之名
——读《海错图笔记》

发布时间:2016-12-05 09:4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邓 勤

  两千多年前,孔子曾说过,要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这需要我们贴近自然、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物种的某些特征和规律,进而受到大自然的启示、感染和熏陶,内心变得纯洁、丰富而富于美感。孔子历来提倡身体力行,譬如在他编订的《诗经》这部诗歌总集中,就收录了荇菜、莼菜、萱草、蓼蓝等植物名,蝗虫、蝈蝈、螽斯等昆虫名,雎鸠、黄鹂等飞禽名,这说明古人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动植物知识。

  广识鸟兽草木之名,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清代,于是就有了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的《海错图》。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汉代以前,人们就用“海错”来指代各种海生物。聂璜苦于自古以来都没有海洋生物的相关图谱流传,于是经过几十年积累,最终完成了这本颇具现代博物学风格的奇书《海错图》。

  《海错图》描绘了300多种生物,其中的动物几乎涵盖无脊椎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的全部主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这本书每种生物所配的文字,既有观察记录,又有文献考证,并配趣味诗歌一首,读来令人兴致盎然。但由于时代所限,书中也有很多不靠谱之处,比如有些动物聂璜未曾亲见,仅根据别人描述绘制的外形,就会有很大失真。关于生物习性的记载,也是真假混杂。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地,也是文化的摇篮。千百年来,人们感知它、了解它并且有序地利用着它,诞生了无数美妙的故事,而《海错图》当之无愧是其中之一。科普作者张辰亮对于《海错图》非常喜欢,他从聂璜的文字和画中发现蛛丝马迹,辨别真伪,并一步一步推理分析,从而鉴定出画中生物的真身,最终形成了《海错图笔记》这本著作。作者把这本古老的海洋生物图谱从遥远的年代拉到读者眼前,生动地描述了海洋生物几大类群的分类与分布、生活史特征、行为及繁殖生态,乃至与之相关的饮食文化。特别值得称赞的是,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的理念也贯穿了全书。

  在本书中,作者采用了中国传统本草书的分类法,把书中生物归为“介部、鳞部、虫部、禽部”四类,以展示古人是怎样给生物分类的。譬如以“海和尚”为例,《海错图》中说其“鳖身人首而足稍长”,还提供了一件目击案例:“康熙二十八年,福宁州海上网得一大鳖,出其首,则人首也。观者惊怖,投之海,此即海和尚也。”按照《海错图》的提法,海和尚自然就玄而又玄,让人如坠云里雾里。现代科学已经如此昌明,再走神秘路线肯定不太合适。但《海错图》作为一本博物书,也不会全部空穴来风。作者经过考证,认为海和尚就是棱皮龟,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棱皮龟的外形、生活习性、产地及与海和尚的联系。如此一来,我们就对海和尚此类生物的来龙去脉比较明白了。

  可见,这本考据似的《海错图笔记》兼具好奇之乐、知识之厚,真是开卷有趣亦有益。如今,我们仍需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这是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要,而孔子、聂璜和张辰亮们格物致知,就是我们的学习榜样。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