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情调生活

静水深流回回堂

发布时间:2016-11-22 09:32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钟敏

  十月金秋,我又一次游览了故乡扬州。

  我心中的扬州是我的“母亲城”,因为,她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心中的扬州,还是一本厚重的“书”,书中有扬州厚重的历史文化,还有许多许多的扬州故事,我是读着这本“书”慢慢长大的。

  工作在外地、生活在外地的我,几乎是年年都要回到扬州这座母亲城,看一看她那永葆青春的不老容颜。每次去扬州,也习惯地走进扬州的历史文化,寻访古迹遗址和历史人文,观赏绿扬美景和山水秀色,故乡扬州成了我此生中一本千读不厌的“书”。

  此次的扬州故乡行,我特意去打开扬州这本“书”中“回回堂”的一页。

  回回堂,也就是西域先贤阿拉伯人普哈丁安息的地方,它见证了唐代以来扬州的繁华和开放,沿着扬州城东南隅奔流而过的古运河,不仅使南来北往的各种各样的物资在这里货畅其流,商贸云集,而且还送往迎来了无数的国内外的名士名流,其中包括宋咸淳年间来扬州传教的阿拉伯人普哈丁和元代欧洲旅行家马可·波罗。普哈丁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第十六世裔孙,在穆斯林享有崇高的威望,被尊为先贤,他在扬州生活了十年,对扬州怀有深情,他生前就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如果死在中国,就葬在古远河东岸”。宋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他病逝后,遂其遗愿,安葬于古运河东的高岗上,据明代《方域志》中记载:“穆罕默德的门徒有大贤四人,普哈丁是四大贤之一”。《先贤历史记碑》中也有记载:“普哈丁者,天方之贤士,负有德望者也”。普哈丁的墓被尊称为“先贤墓”,此后,历代有资望的中外伊斯兰教人士,都以靠近先贤为己愿,死后陆续葬在这里,数百年来在这里逐渐形成了一座墓园,扬州民间称之为“回回堂”。

  在这座纪念性的园林中,还安放着清代回族名将左宝贵的衣冠冢。左宝贵生于公元1837年,官至提督、总兵,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他奉命率部进援朝鲜平壤,当时平壤正遭受日军炮火的猛烈攻击,四面受困,投降派官员主张弃城而逃,左宝贵严词怒斥,他冒着日军的炮火,亲临炮台指挥还击,部下劝他摘下头上所戴的翎顶,以免引起敌军的注意,而暴露身份,左宝贵一腔热血,一身正气地说道:“吾服朝服,欲士卒知我先,庶竞为之死也,敌注目,吾何惧乎?”他身先士卒,坚持战斗,直到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清史稿》中记载了他的英勇壮烈:“中东之地陸军皆遁,宝贵独死平壤;海军皆降,世昌独死东沟”,中外传其壮烈并称“双忠”,左宝贵是回族,牺牲后,钦命在扬州的先贤墓附近为其立衣冠冢,以示褒奖,百世流芳。

  普哈丁园建于公元十三世纪70年代的南宋时期,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公元2002年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扬州,园林众多,五彩纷呈,各具特色,普哈丁园则是一座融阿拉伯建筑与中国古代建筑风格为一体的风格独特的古典园林,正门和主体建筑坐东朝西,面向古运河,由古典园林,古清真寺,古墓群三部分组成,园并不大,占地只有1.67公顷,走进普哈丁园,突显的纪念性园林的特色,跃入眼帘。给人以“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意境,园中的清新淡雅,庄重肃穆,使人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此园的历史久远和文化厚重,700多年过去了,它总是以“静水深流”的姿态,向前来参观游览的人们,讲述着这里的历史,这里的人文。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