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翻阅镇江

镇江津渡文化小探

发布时间:2016-09-05 09:2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蒋和营

  西津渡,俨然已成镇江一张靓丽的名片,她以其一眼千年之历史和神秘独特之古街而令人流连忘返。其实,由于镇江滨江而建,建城时间长达2500余年,津渡文化也是非常丰厚的。

  先说说西津渡之名的由来,西津渡,“津”从何来?《说文》解释道:“津,水渡也。”也就是说,津,就是过河登岸的地方,与渡的意思基本是一样的。既然津就是渡,渡就是津,那为什么名称里要把这两个字都用上呢?

  其实,津与渡意思一样,但雅致度是有区别的。渡,是大众化的口头语,津,是文学化的书面语,多用于唐诗宋词之中,如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诗里的“津渡”也许就是普通一渡口,在月夜之中看不清了,诗人就写成“月迷津渡”,很有韵味很有意境,也很有文学范儿。

  西津渡,最早的时候也并不叫这个名字,三国时叫“蒜山渡”,因为其位置就在蒜山脚下。唐代曾名“金陵渡”,因为唐代镇江名金陵,故称为金陵渡。

  随着文人墨客的不断美化和颂咏,慢慢地名称里就带上了“津”字,甚至差点取代了“渡”字,因而曾一度叫“蒜山津”“西津”。

  在《全唐诗》中,许浑有好几篇关于蒜山渡的诗,而且都明确用了“蒜山津”这个名称,如:《将赴京师蒜山津送客还荆渚》《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和《登蒜山津观发军》等,都以“津”入诗。

  在这些优美的古诗文的诱导下,云台山下、蒜山旁的这一渡口,慢慢就变名“津渡”而不只是“渡”了,而真正定下叫“西津渡”的,则应该是在镇江出现第二个渡口之后的事。

  我们不妨想想看,镇江有西津渡,却没有东津渡,为什么?因为,当镇江出现第二个更大规模且更为常用的渡口时,人们为了区分,就自然地称原来的渡口为“西津渡”了,因为它位于镇江城西。

  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曰:“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什么地方能泊舟?当然是码头或渡口才能泊舟。而且根据常理,冬末春初,长江水位往往是比较低的,在长江低水位时还能停船泊舟,只能说明北固山下的渡口水是比较深的,规模是比较大,其重要性应该超过了西津渡。

  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的《更漏子·背江楼》也写道:“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此诗中的“京口路”指的就是镇江的京口渡,意思是在那京口渡头,他的归帆已上路,正是花落春暮的时候。作者以景结情,韵味深长。由此也看出京口渡的存在。

  按照名称的自然演化规律,当镇江出现了京口渡或甘露渡以后,人们为了区别,就自然而然地慢慢把城西的渡口称为“西津渡”了。

  考古发现,铁瓮城遗址位于北固山的前峰,即北固山南麓一直到青云门一带。铁瓮城又名子城、京城,始建于公元195年,形成于公元209年,是三国孙吴时期的建筑,曾一度是东吴的政治中心;晋、唐、宋、明、清均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缮治,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根据位置关系,甘露渡紧邻铁瓮城外,是铁瓮城重要的水上出口。因此,甘露渡是北固山下的一个重要古渡更为合情合理,而西津渡离铁瓮城比较远,在以人力畜力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古代,常用渡口不太可能远离城区。

  甘露渡在南宋词人文天祥的书籍中也有记载。南宋王朝岌岌可危之际,文天祥以丞相身份赴杭州外元军营谈判时被扣留,被逼着到达京口(今镇江)等待船只北上元大都。在京口百姓的帮助下,文天祥逃跑出来, 在北固山下上了船,逆流而上。出江不久,元军的巡逻船来盘查,船夫说是出来捕河豚的。这时正是退潮的时候,宽大的巡逻船怕搁浅,不敢靠近小船,文天祥幸而脱险。由此看出,当时北固山下的甘露渡至少是官用甚至军用渡口。

  当年王安石应召赴京,从镇江扬舟北去,船到瓜洲时,见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般认为,王安石当时是从西津渡登船北去的,其实光从诗面来看,是难以断定他究竟是在哪个渡口登船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时的“京口”是闻名遐迩的。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