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金山原创佳作推荐

草堂情思

发布时间:2016-08-31 09:17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张冰滢

  冯至说:“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于是,我千里迢迢而来,拜谒这总令人忘不了的地方。

  立秋了,阳光依旧咄咄逼人。然而走近草堂,有一种湿意在心中流淌,像浸在宣纸上的墨,瞬间将心染得静凉。清澈的浣花溪水从草堂畔蜿蜒流过,草木葳蕤地在风中摇曳,石板路上苔痕深深,千竿翠竹投下清瘦修长的影子,一池荷花正静静绽放,群鱼嬉戏其间,草堂如同一个世外桃源。

  行走在杜甫草堂,时不时觉得身在梦境。曾经千百次在书籍上读杜甫的诗,了解他的生平,大声流利却不带感情地背诵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以为我懂杜甫,我以为“忧国忧民”就是他唯一的人格标签。我站在草堂门前,想象着杜甫曾推开眼前简陋的柴门,在菜园里辛苦耕耘。那屋顶厚厚的茅草也曾被大风卷去落入江郊,那土墙上的破洞也曾让他苦恼如何修补,那黑暗狭窄的房间也曾让他来回踱步忧虑国家大事……做好了心理准备的我仍然被震撼了,这是全然不同的体验。

  我站在千年前杜甫所站过的地方,第一次感受他的生活、他的艰辛和他的拳拳爱国之心。我第一次明白,杜甫的形象不是只存在于课本上,不是我所了解的那么单薄。他真真切切地在我眼前的这片土地上生活过,他用毕生精力写就一千四百余首诗作,在中华文化的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我不知家徒四壁是何等滋味,可我想那定是让人受尽煎熬、度日如年的时光。杜甫就曾经历过一贫如洗的生活,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年代,被迫举家逃到成都,贫穷到“床头屋漏无干处”“布衾多年冷似铁”以致儿子被冻死饿死在街头,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建起这不起眼的草堂。为了生计,一位让世人敬仰的“诗圣”竟不得不用握笔之手去辛勤耕作。

  但是,杜甫没有被生活的艰辛所击倒,始终坚持本心,一生都牵挂着天下百姓。在这样简陋的条件里,依然想着只要有广厦庇护天下寒士,那么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心系天下,这样胸襟宽广,缘何?我想依然只能用那个“忧国忧民”来解释。所不同的是,这四个字的内涵比我之前所了解的要厚重得多。这份对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的爱,深沉得像深邃而无垠的大海。而我眼前的这座草堂,杜甫在这里度过近四年光阴的草堂,更像一艘帆船,扬着简单甚至简陋的帆,在大海中航行,小小的帆船承载着杜甫一生高尚的灵魂。

  我在草堂中行走,蝉鸣声声萦绕耳畔。我在草堂中思杜甫,阳光悠悠穿越千年,既洒在茅草屋顶上,也洒在我的身上。吹过唐朝又来到今日的风依然不紧不慢地吹着,四周是那样静谧,可我分明在风中听到杜甫立在历史长河边那一声长长的叹息。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