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翻阅镇江

174年前英军舰长记录的焦山炮台

发布时间:2016-08-30 09:12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张大华

  从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焦山抗英炮台一直是国内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从设立焦山炮台纪念馆以来,对鸦片战争镇江保卫战打响时焦山是否有炮台一直存在争议。从镇江志书和史料中,我们只能找到一些间接证据,如《光绪丹徒县志续志》卷七,记录了战前海龄要求象山、焦山等各炮台进行演练和战斗中焦山守军云骑尉巴札尔下令发炮打击英舰,英舰发炮还击并派兵登陆进攻的史实。但焦山是否有炮台并没有明确记载。国内史料也没有焦山存在炮台的明确记录。为此笔者在镇江市档案馆查阅了镇江文化部门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申报焦山炮台为江苏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原始材料,也没有找到确切依据。

  此后镇江的志书、宣传材料在介绍焦山炮台时,一般比较都比较笼统。如有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编的大型工具书《镇江历史文化大词典》,在介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焦山炮台遗址”时说“始建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有京口区人武部编的《镇江市京口区军事志》在介绍焦山炮台时,说“建于鸦片战争前”;而有镇江军事志编纂委员会编的《镇江军事志》则明确介绍说,焦山有炮台是始建于1874年。这三部大型工具书,都是近十年陆续出版的,是最新最权威的镇江地情史料。

  焦山到底有炮台吗?有的话建于何时?

  最近笔者看到参加镇江战役的英军舰长利洛(Granaile G.Loeh)所著《英军在华作战末期纪事——扬子江战役及南京条约》一书中译本,找到了焦山有炮台并且开炮打击英军的准确依据。

  利洛舰长这本书的内容被选编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鸦片战争末期英军在长江下游的侵略罪行》第133—17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10月版)。

  利洛在书的第五章说:“7月15日,今天整日停泊,等待开往上游去测量的船回来。我们听到了炮声。晚上测量船回来,他们报告说,他们曾遭到敌军一座隐蔽炮台的袭击。这座炮台是用作守卫焦山和扬子江两岸之间的航道的。经‘弗莱吉森’号还击后,敌军的炮火被压制下去,我方没有损失。由于海军司令并未下令登陆,我军只是上去拆掉了一些大炮,并没有摧毁炮台”。

  在书的第六章,利洛记录了7月18日进军焦山,在焦山上看到的美景和摧毁炮台的具体情况:“在焦山的山脚下,我们看到一座为‘弗莱吉森’击毁的炮台的废墟和还在冒着烟的弹药库。从‘布朗底’号船上,下去了一队士兵去摧毁已经拆卸的大炮。他们发现其中有一些铜炮,就将这些铜炮运上船去作为战利品。我们驶过了焦山旁狭窄的水道之后,就到达金、焦两山之间开阔的江面”。

  利洛原在地中海舰队供职,1842年4月转道爪哇乘“戴实”号来华,他常与侵华海军司令在一起。在陆军司令郭富每次登陆时,他又以副官名义随行登陆侦察“敌情”,在“南京条约”签订过程中,他随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参加会谈。他对整个战役过程的记载非常具体明确,其中对英军“弗莱吉森”到焦山航道来测量的时间、受到焦山炮台攻击、英军发炮还击并上岸搜索和三天后派部队上岸摧毁炮台、拆走大炮作为战利品的过程,记录清晰明确,他交代的时间、地点和舰船名称与国内史料记载也吻合。除了对焦山炮台的有关记载外,他对焦山景物的记录也十分准确,这说明他是登上了焦山的。利洛的书在英国公开出版,没有功利因素干扰。他的记载,也消除了一些研究者过去对《丹徒县志》记载的怀疑,形成了有关焦山炮台和焦山之战的完整事实,即在鸦片战争镇江保卫战中,焦山有炮台并且是主动向英军侵略者发起攻击的,镇江和国内史料关于焦山守军誓死保卫国家的英雄壮举确实无疑。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