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翻阅镇江

遁入历史的小推车

发布时间:2016-08-12 09:44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沈伯素

  那次去西津渡,我在老码头小推车模型前站了好一阵。从小车本身到车夫,从车上货物到车轮车辙,从小车结构到推车姿势,前后左右端详,情不自禁。不是欣赏它的制作艺术,也不是对那黑糊糊的模型少见多怪,我是被它带进了历史。

  《我的中国世界》是在镇江长大的美国人赛珍珠多年前的作品,书中有这样的文字:“有时你会听到一阵毛骨悚然的号叫,那是捆在手推车一边的一口大肥猪,它猛劲儿蹬着腿,愤怒地发出尖尖的惨叫。”旧时我国农村用小车推猪上市这种极为普通的事,对她来说却是一大奇闻。

  父亲告诉我,爷爷自从在小山村前的南夹沟旁新建了一座草房,就把家庭生存发展的希望寄托给了小推车。告别艰苦的船上生活不久,初置的几亩薄田不够一家人吃穿之用,需要另外上山打柴卖钱补贴。爷爷的车是他自己制作的,车毂和把手都是枣木的。他身材不高,却能把四五个壮小伙才能挑得动的柴火装上小推车,扎紧,推得溜溜直跑。推车的路上,只见柴火移动,不见车和人。就这样,他每年冬季天天推车,先从山上打柴推下山,然后推到十多里外的镇上卖掉。父亲说,靠着小推车,一家人不仅不挨饿,且有余钱积攒,过了两三年,还能再买进一点薄田。

  记得小时候,我处处可以见到小推车的身影——在交通闭塞乡野,或是四通八达的城镇;在尘土飞扬的晴天,甚至泥泞不堪的雨后。所谓车水马龙,那车,应该就是小推车吧。那时候,小推车是先进的。在凹凸不平的山路小道上,它如履平地;在镇村狭窄的曲折小巷里,它照样载重前进。推柴运草收稻麦,追肥推土赶集市,事事少不了它。

  常来我家帮忙的大表叔是位推车能手。车的两边都绑一大堆装满了猪粪的簸箕,他将车背褡朝肩上一搭,朝前直走,就像不费力气;他摸熟了推车的规律,上坡时,车歪人也歪,转弯时,车斜人也斜。一次十多里外的村子演锡剧,我怕路远走不动不敢去,他把奶奶(他的姑妈)和我两人都邀上他的车。一路上,推得飞跑,我高兴极了。

  “打起鼓来敲起锣,推着小车来送货……”郭颂唱的那首《卖货郎》,就是我熟悉的农村生活画面。上世纪末,小推车隐进了历史,不为许多人熟悉了。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