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翻阅镇江

萧统与《昭明文选》

发布时间:2016-07-29 09:34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死后谥昭明,因此史称昭明太子。

  萧统是历史上著名的才子,后人曾有人统计他编纂著述的作品,计有文集20卷、古今典诰文言《正序》10卷、五言诗《英华集》20卷、《文选》30卷,这样一个庞大的规模,考虑到他短短31岁的生命,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能在这么浓缩的生命里做出这些成绩,萧统的一生开始得确实比别人要早些,也就是说,他是个神童。

  据《南史》记载,“太子生而聪睿,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悉通讽诵”。3岁开始学习《孝经》《论语》;5岁遍读《五经》,而且能够背诵。史书中还记载,天监八年,当时只有8岁的萧统就在寿安殿登台宣讲《孝经》,并且“尽通大义”,其后太子又亲临国子学讲授。

  这些都是萧统天才的证明,但在他短短的一生中,让他名垂后世的,不是他神童的聪明,也不是他太子的地位。现在人们之所以还记得昭明太子萧统,大致是因为他编纂的一部《昭明文选》。萧统虽然两岁时就被立为太子,但他却像后世的纳兰容若,“不是人间富贵花”,他喜欢的是文章著述,可能是受了魏文帝曹丕的影响,认为只有文章才能“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萧统先天聪慧,后天的家庭教育环境更是得天独厚。他的父亲萧衍虽然是皇帝,但文学造诣很高,既然皇上爱好文学,于是周围自然聚集了大批高水平的文人,如沈约、范云、谢朓等人。就像三国时曹氏父子,梁武帝一家也是当时的文学代表,清朝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谈到南朝文学,就说“至梁武父子间,尤为独擅千古”。据《南史》记载,梁武帝本人“少而笃学,洞达儒玄,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梁武帝有子八人,其中长子昭明太子不说了;三子简文帝萧纲“六岁便能属文”;四子南康王萧绩“七岁有人洗改官文书者,即能察出”;武陵王萧纪八子“少勤学,有文才,属词不好轻华,甚有骨气”。一时文星闪耀,俱在梁武萧家。

  有这么好的条件,加之萧统性格本来就喜好文学,引纳文士,于是他邀集韦睿、徐勉、许懋、刘勰、刘孝绰、王筠、陆倕等文坛名士,对先秦至南朝梁的诗文辞赋按体裁分类考订,选录成集,这就是后世流传的《昭明文选》。《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被誉为“总集之祖”。《文选》原书30卷,700余篇,除无名氏外,计129位作家,齐梁以前的许多文学名篇借此得以保存传世。

  作为一部诗文总集,《文选》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唐李善为之注释,唐开元年间又有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五人合注,称《五臣注文选》,宋人将两注合刻为《六臣注文选》。唐代以诗赋取士,唐代文学又和六朝文学具有密切的继承关系,因而《文选》就成为人们学习诗赋的一种最适当的范本,甚至与经传并列。宋初承唐代制度,亦以诗赋取士,《文选》仍然是士人的必读书,甚至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陆游《老学庵笔记》)。

  那么萧统和镇江有什么关系呢?因为萧太子祖籍南兰陵,据考证就在现在的镇江市丹阳境内,当然也有说在武进也即现在常州境内的。其实不管现在是在镇江还是在常州,这种抢文化名人的举动实在是件没文化的事,因为地点基本就是丹阳武进交界处,只是行政区划随历史变迁有所变动而已。但这些都不相干,萧统并不是生于祖籍,而是生于襄阳,当时是南朝齐中兴元年,即公元501年,他老子萧衍还没当上皇帝。

  当萧统被封为太子后,基本住在京城,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但如前所述,萧太子喜欢的不是深宫中的富贵,而是读书,他最喜欢的一句诗是西晋左思的两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于是他来到了离南京不远的山水佳处——京口,也就是现在的镇江。

  镇江南郊招隐山中有太子读书台,如今看去窗明几净,窗外古松修竹,窗下清泉幽涧。据说当初萧统刚到招隐山时,这儿除了幽静的山水外,人迹罕至,是隐士的乐园。实际上这儿确实是曾经有隐士居住过的,东晋末年音乐家戴颙在这里隐居,并留下了“斗酒双柑听鹂鸣”的佳话。

  山水清幽,太子很高兴,他只用了8个太监照应生活起居,然后就建了读书台和一座增华阁,邀集了一班文人在此读书谈心,编选文章。写作《文心雕龙》的镇江本地人刘勰,也是萧统的座上宾。现在的八公洞,据说就是那八个太监后来的修行处。

  宋朝陈景沂在《全芳备祖》中曾记录了萧统在招隐寺内编纂《昭明文选》的史实:“招隐寺……方丈有阁,号招华,梁昭明选文于中。”明代的《山堂肆考》、清代《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中也有明确的记载,而阁名则叫“增华阁”。另外,在招隐山上的昭明太子读书台,还保存着一块当年太子读书的石案,上面镌刻着“普通元年、岁在庚子”八个字。“普通元年”即公元520年,萧统当时20岁,结合他31岁去世,当时应该正是最年富力强的时候,如果说当时编纂文选这种卷帙浩繁的工作,应该是非常符合实际情况的。

  因此,虽然襄阳也有昭明台,也号称“文选楼”,池州更有太子庙,也有文选楼,当地甚至一直把萧统当成神明在崇拜,乌镇也有个昭明太子读书处,但《文选》最可能的诞生地,还是镇江招隐山这个隐士居住地比较靠谱些。    (省镇中 孙建华)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