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文学茶座

杜牧《润州》诗考异

发布时间:2016-07-22 09:29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郭殿忱

  近日读宋代祝穆所撰《方舆胜览》,获益良多。诚如其序言所说,这是确有别于那些“泛滥于著述而不能含咀其英华”之书。当时“端坐窗几而欲周知天下”的学子,“操弄翰墨而欲得助江山”的士大夫皆家有此书。“题咏”部分所收诗词,多为名篇佳作;“骈四俪六”部分,则以骚体撮要诸地形胜。实可供历代读者含英咀华,轻吟慢咏。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润州二首》即列其中。杜牧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生于京兆(今西安)豪门望族之家。祖父杜佑历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所著《通典》为后世所推重。杜牧二十六岁进士及第,之后又连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校书郎。历任朝廷监察御史、左补阙、膳部员外郎、吏部员外郎。外放时,历任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润州》诗即是其宦游生涯中的怀旧之作。

  其一云:

  向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遊。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同吹出塞愁。

  首联出句的“向吴”,杜牧去世后,由其外甥裴延龄编成的《樊川集》(樊川为杜牧别业名)、《全唐诗》、闻一多所辑《唐诗大系》均作“句吴”。句音gou,又写作勾。此典故出自《史记·吴太伯世家》:“太伯之犇(奔)荆蛮,自号‘句吴’。”后世为纪念此事所建碑亭,名以“句吴亭”。因“句、向”二字形近,而致“鲁鱼亥豕”之讹。“向”字大误!《方舆胜览》四六部分,首句即称润州为“吴头巨镇”。没有“向”之与否的问题。题咏部分,亦引白居易诗称“风俗太伯馀”。确证“句吴”为是。

  首联对句的“昔年遊”,今依规范汉字要写作“昔年游”。原句指“旅遊"“遊历”均用“走之”旁的“遊”字。据考:杜牧曾于唐文宗大和七年(833)由宣州赴淮南牛僧孺幕府掌书记时,曾途次润州。又于开成年间(836-840)由扬州往宣州幕府任职时又经过润州。唐武宗会昌六年(846)由池州刺史调任睦州刺史时,他又途经润州。昔年宦游令其对润州印象极为深刻。

  颔联出句里的“青台”,上引诸书皆作“青苔”。又“马跡”(今规范字作“迹”。“迹、跡”为置换意符的正异体字。)《全唐诗》注:“一作‘鸟跡’。想去:本应晨钟暮鼓、梵音充耳、香火不断的寺院、怎么竟让时光长满青苔?而由白马驮来的寺院竟然寻觅不到马的踪迹?史载:会昌五年(845),武宗下诏禁止佛教,拆毁寺院四千六百余所,招提兰若四万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释放寺院奴婢十五万人,亦充两税户;收寺院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极大增加国库收入。史称“会昌灭佛”。由此推知杜牧此诗当写于“灭佛”事件之后。又,荒废的寺院有鸟雀止息,乃平常之事,不足以说明今昔之对比。

  颔联对句中的“绿水桥”,元文宗至顺年间(1330-1333)所修《镇江志》作“渌水桥”。称其“在千桥西,唐以来有之。唐杜牧之诗‘渌水桥边多酒楼’。宋乾道庚寅(1170),郡守蔡洸建,仍旧名,俗呼高桥。《舆地纪胜》陈辅之诗‘渌水桥边驻短篷’。按:渌水,即清澈之水。“绿水”易生歧义。

  颈联对句“少风流”,上引诸书皆作“最风流”。按“魏晋名士风流倜傥,多不拘于礼法。如唐代诗人仰慕效法陶渊明者,就不单单是“王孟”山水田园派作者。直到金代元好问学杜甫作《论诗》绝句,还称“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故知“少”字大误!一是不合东晋士大夫崇尚“老、庄”思想的史实,二是与尾联例证、全诗题旨均相乖悖。

  尾联中,桓伊,字叔夏,谯国铚(今安徽宿县西南)人。《晋书》有传,载其“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赴召京师,泊舟青溪侧。素不与徽之相识。伊于岸上过,船中客称伊小字曰:‘此桓野王也。’伊是时已贵显,素闻徽之名,便下车,踞胡床(坐具,非卧具),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这就是风流名士之所为!后来刘义庆撰《世说新语》,将此事记在《任诞》篇。原诗中“桓”字缺最后一笔,系避讳字。《方舆胜览》作者祝穆,字和甫,南宋歙(今安徽徽州)人。为朱熹门人,以儒学昌其家。缺笔字系避宋钦宗赵桓之名讳。知所见之《方舆胜览》为宋本或影宋本。

  尾联对句“同吹”,上引诸书皆作“闻吹”。《乐府解题》曰:“汉横吹曲,二十八解,李延年造。魏晋以来,唯传十曲:一曰《黄鹄》……五曰《出塞》,六曰《入塞》……”则汉高祖时已有之,并非武帝时人李延年始创。又,“同吹”指代欠明确,不若“闻吹”好理解。

  

  其二云:

  谢朓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

  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

  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首二字“谢朓”,《全唐诗》作“谢朓”。按:谢朓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朝齐著名诗人,所作《入朝曲》,有“江南佳丽地”之句,《全唐诗》误作“眺望”之“眺”,也是后世许多人之误写、误读。眺音tiao,从目(用眼),不从“月肉”旁。

  首联对句,吴王“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语出《国语·越语上》。韦昭为之注曰:“言多也。犀形似豕而大,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有珠甲。”

  颔联出句后,《全唐诗》注云:“润州城,孙权筑,号为铁瓮。”前引《镇江志·城池》亦载:“子城吴大帝所筑,周回六百三十步,内外固以砖,号铁瓮城。”宋代程大昌曾亲历此城,他解释说:自己和许多人一样,以为“铁瓮”只是形容城池的“固若金汤”,及至“乾道辛卯(1171),予过润,蔡子平置宴于江亭,亭据郡治前山绝顶,而顾子城雉堞缘岗,弯环四合,其中州治诸廨在焉。圆深之形,正如卓瓮,予始知喻以为瓮者,指子城也。”即“铁瓮”之称,形神兼备也。难怪刘禹锡诗云“土山京口峻,铁瓮郡城牢。”“四六”亦撮要云:“京口名州,往镇朱方,擢守南徐……惟北固之名邦。”可谓壮哉!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小君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