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文学茶座

刘长卿《京口怀洛阳旧居兼寄广陵知己》校释

发布时间:2016-06-03 08:07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郭殿忱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翰林院典籍、“闽中十子”之一的高棅,选唐代六百二十人,诗五千七百六十九首,编成《唐诗品彚》一书。于“五言古诗·名家(下)之一”,收刘长卿《京口怀洛阳旧居兼寄广陵知己》一诗:

  川阔悲无梁,蔼然沧波夕。

  天涯一飞鸟,日暮南徐客。

  气混京口云,潮吞海门石。

  孤帆候风进,夜色带江白。

  一水阻佳期,相思空默默。

  那堪岁芳尽?更使春梦积。

  故国胡尘飞,远山楚云隔。

  家人想何在?庭草为谁碧!

  惆怅空含情,沧浪有馀迹。

  严陵七里滩,携手同所适。

  刘长卿,字文房,自视为洛阳人。曾自诩“五言长城”并获时人之认可。天宝十四载(755)南游金陵时,适逢安禄山之叛乱,翌年秋尚滞留京口,作此诗。诗题,《刘随州文集》《全唐诗》均于“知己”前有“二三”两字。《文苑英华》(以下简称《英华》)作“一二”两字。按:古人常慨叹“人生难得一知己”。被评为“刚而犯上”的刘长卿,知己能至二三人,实属不易,应加入题中。

  大江宽阔而无桥可通令人惆怅。古人何曾想到千年之后有“润扬大桥”飞架南北。蔼然,既可释为云盛貌的霭然,亦可释作晻暧的暝色(可与下文的“日暮”呼应。)紧接着“天涯一飞鸟”的起兴,亦是羁旅在侨置南徐州之人双重客愁的比喻。

  “气混”,清代卢文弨抄本《刘随州文集》(以下简称《文集)作“气溷”。按:“溷”字,依国家公布的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以下简称《一异表》)为“混之异体字,一般情况下不再使用。与“京口”对举的“海门”,乃系焦山余脉海门山之省称。大诗人王昌龄亦有“霜天起长望,残月生海门”之名句。

  “孤帆”等候劲风鼓张而行,也是诗人待时而进的一种暗喻。既欢会之佳期遇阻,那么只有含情脉脉于一水的两岸。《文集》之“脉脉”大胜于《品彚》之默默”。自然,《文集》之“相望”亦大胜《品彚》之相思”。

  “更使”,《文集》作“更便”。这显然是因“使、便”二字形相近似而致“鲁鱼亥豕”类讹误。

  “故国”,《文集》《全唐诗》注均作《故园》。按:与诗题中“怀洛阳居”相呼应,似乎“故园”更贴切。然而联系当时残酷的形势——“(安)禄山陷东京(洛阳),杀留守李憕、中丞卢奕、判官蒋清。”(《旧唐书·玄宗纪》)由个人的“乡关之思”,转而为黎庶的“家园之忧”,确是一种思想的升华。“国”字佳。

  “远山”,《英华》《全唐诗》注均作“故山”。按:上句已言“故国”,嫌“故”字重复。又,残宋本《文集》《全唐诗》注还作“异乡”。故乡洛阳为关山阻隔,说“异乡”较费解。

  “家人”,残宋本《文集》作“佳人”。按:“佳人”多义,有“妇人”一项,与“家人”相交叉。并可与上文之“阻佳期”和下文的“空含情”相呼应。此四句,点“怀洛阳旧居之题旨。也是交代安史之乱初期的时代背景。

  “含情”,《文集》《全唐诗》均作“伤情”。《英华》《全唐诗》注又作“往复”。按:“空伤情”可回应首句的“悲无梁”。亦与全诗的感伤基调相契合。

  (沧浪有)“馀迹”。《文集》《全唐诗》注均作“遗迹”。“沧浪”,典出《孟子》所载《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楚辞·渔父》又载之。后世以“沧浪”为隐者居所之代称。依此,“遗迹”为是。

  “严陵七里滩”,典出《后汉书·严光传》:“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光乃变姓名,隐身不见……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又,《浙江通志》引《严陵志》云:“七里滩,在县西四十五里,与严陵滩相接。两山夹峙,水驶如箭。谚曰“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盖舟行艰于牵挽,惟视风以为迟速。

  上文言归隐意向甚为明确,与二三知己“携手同所适”,即诗题所言“兼寄广陵知己”了。

  从声韵角度看这首五言古诗,和中古韵、近古韵、特别是现代韵,相差甚远。诗中韵脚处的“夕、客、石、白、碧”均在上古韵“铎”部。而“积、隔、迹、适”则在“锡部”。“默默”换成“脉脉”,“脉”亦在“锡部”。“铎、锡”二部紧邻,按规定可以“合韵”。即按古韵,此诗可以读得朗朗上口。如按现代声韵,则恐怕“呕哑啁哳难为听”了。怎样解决古音“读破”的问题,是当代音韵学、古代诗词研究者面临的一大课题(亦为难题)。不能仅仅指导名篇中的“斜”(远上寒山石径斜、北斗阑干南斗斜)要读xiá而不读xié;“儿”(打起黄莺儿、嫁与弄湖儿)要读ní而不读er)。应当制订一套方案,以期毕其功于一役地解决问题。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小君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