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文学茶座

品读古诗忆童年

发布时间:2016-05-27 08:01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王继军

  “常忆孩提乐趣多,青石板上摔泥锅。”童年是梦,令人留恋与向往;童年如诗,让我们每当回味,便痴迷在那美妙的意境中。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范成大笔下的孩童生性好动,一觉醒来便急匆匆去开门,让栖息梁上啾啾作语的燕子飞出去。依然记得老屋的木头梁,还有眼前飞掠而过燕子矫健的身影。年幼时曾问奶奶,这些燕子嘴里不断地在嘀咕什么?奶奶笑了笑,伸手摸了摸我的头:“叽里咕噜叽,叽里咕噜叽,娃儿不要伤我的(崽)子,伤了我的子,在你头上拉泡屎。”于是,淘气的我总去屋檐下掏麻雀窝,却一直不敢去动燕子的窝。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小时候读到杨万里的这首《宿新市徐公店》,总不免心生叹服:原来诗人和我们有一样的经历呢!稀疏的篱笆,幽远的小径,绽放的新叶,还有奔跑的我们。记不清有多少次,伙伴们带着小瓶子,徜徉于花海,对比各自的收获。如今想来,吮吸着醉人的菜花幽香,年少的我们拥有的心情,一如瓶子里五彩的翅膀,斑斓多姿。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故乡,还没有电视,放学归来的我们有的去放羊,有的去看牛,沐浴在乡野的春色里。年龄稍大的一个孩子,让他的哥哥用芦苇和塑料纸做了一只蜻蜓状的风筝,飞在天空。大家艳羡不已,轮流上去扯一阵风筝线,感受那一份翱翔的力量。轮到我时,眼瞅着风力停顿,风筝有下坠趋势,却不知道抖动、向后奔跑,结果前功尽弃,蜻蜓掉了下来。看着大家努力的成果因我而废,急得我坐在地上哭了起来。这一幕让伙伴们模仿了我多年,想来不禁哑然失笑。

  “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的这首《所见》,最初是当过村里代课教师的父亲教会我的。那时的生产队缺乏机械,用来耕作的是几头水牛,由队长安排,挨家挨户轮流放养。依稀记得骑坐在牛背上的感觉,没吃饱的牛很好骑,两腿不必撑得过开;然而等牛吃饱,滚圆的肚子,让人两腿不知怎么放好,只得紧紧抓住牛背上的鬃毛,生怕给颠簸下来。不过与之相比,我还是更喜欢父亲教的另一首诗:“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或许正是因这首诗,我从父亲那里学会了钓鱼,并且乐此不疲。一晃30多年过去,老屋墙角的钓竿还在,可我已见不着自己的父亲。但我知道父亲还在,他在诗意的童年里,他在我一如既往的思念中。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小君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