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文学茶座

顺着灵感创作好作品的《弥洒》

发布时间:2016-04-01 08:0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缪立新

  民国时期的上海读者真的很幸运。1923年3月,他们的手中又多了一份文艺月刊,这就是在当时颇有影响的《弥洒》杂志。这本刊物由三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人创办:胡山源、赵祖康、钱江春。

  1922年秋,在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书报部当翻译的胡山源,与赵祖康、钱江春同住在上海闸北宝山路宝兴西里一幢楼房里,因为钱江春跟胡山源是杭州之江大学的同学,而钱江春与赵祖康又是松江省立第三中学的同学,都喜欢文艺,志同道合加上同学同乡之故,关系就更显紧密。当时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都已成立,并分别在各自的《小说月报》和《创造》上提倡自己的文学主张,为了观点不同展开争论。这些笔墨之争在三个年轻人看来,认为是意气用事,他们觉得现在主要应将精力放在埋头创作中,以给世人留下不朽著作。所以,他们就决定走自己的路,成立社团,创办刊物,致力创作,大有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之势。胡山源提出刊物名称引用拉丁文Musa、英文 Musa译音为“弥洒”,以此作为社团和刊物的名称,这个词的中文意义是文艺女神。据说,女神们是只作文艺不及其他的,她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创造美的文艺。这个名称正符合他们办刊物的目的。立即得到钱江春、赵祖康的赞同。

  其实,刊物取名《弥洒》不是偶然的,胡山源、赵祖康、钱江春都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他们提倡新文学,还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

  1923年3月,一本独树一帜的纯文艺刊物《弥洒》诞生了。封面由当时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教师关良设计,画了一个少女跳舞图,“弥洒”两字由沈联壁书写。主编胡山源在《宣言》(诗)中写道:“我们是文艺之神,我们不知道自己何自而生,我们也不知为何而死,我们唱,我们舞,我们吟,我们写,我们欢,我们弹,我们一切作为只知顺着我们的lnspiration!”他们认为,办刊物是一时的灵感,并不借此宣传文学上的什么主义,对作者也不提统一的艺术观。“各人有各人的个性,各人有各人的见解”,认为文学作品是情绪之流动,《弥洒》就是一册“无目的无艺术观不讨论不批评而只发表顺着灵感而创作的好的文艺作品”的月刊。

  第一期《弥洒》印了一千册,许多熟人、同学、朋友不管在上海在外地纷纷热心为之推销,因此销路不错,博得了读者的颇不寂寞的反响,也引起了文学界人士的注目,鲁迅、周作人、茅盾在文章中提到了这本杂志。有次茅盾遇到胡山源,还对赵祖康写的《碧海》一诗赞不绝口。当时还在松江县立第一高小的赵家壁后来回忆说:“这一刊物在同学中广泛传阅,掀起了一阵热烈讨论的浪潮。”

  虽然刊物一再强调“顺着灵感创作”,但纵观《弥洒》所刊文学作品,还是或多或少表现出关注社会问题、反映社会问题和注重描写、表现内心感触两种不同的倾向。《弥洒》以发表文学创作为主,新诗、小说、散文、剧本、童话、游记等各种体裁的作品都有,其中尤以新诗最为活跃。赵祖康的《Cupid之箭》《夏夜独行黄浦》,是极力歌颂爱情、礼赞大自然的和谐的力作;陈德徵的《心瓣》,又是诗人失恋感触的记录。小说也一样,多写男女爱情,专注爱情的本体,歌唱初恋的幸福与苦涩,礼赞天地间永久的爱情。胡山源的《电影》《三年》《鸽子》,钱江春的《弱小的心》,唐鸣时的《疑惧者》等很有代表性。一些外国翻译作品启发读者更深入、更细致地观察人生,剖析社会,并给新文学提供了适合表达新思想、新内容的新形式。

  遗憾的是,《弥洒》在创刊不久,人力、财力和稿源都发生了困难。赵祖康在《弥洒》一创刊就去了青岛工作,钱江春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胡山源一人当编辑、刊印、发行,实在力不从心。《弥洒》于1924年1月14日出到第六期就停刊了。胡山源亦离开上海去松江景贤女中教书。

  《弥洒》虽然只出了六期,内容无所不包,但所刊作品多以青年恋爱婚姻为题材,这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反映了时代的特点,也正是这类作品,显示了《弥洒》的独特色彩及其艺术上的成就。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小君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