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文学茶座

满足普通市民大众阶层的《茶话》

发布时间:2016-02-19 08:28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缪立新

  《茶话》创刊于1946年6月,终刊于1949年4月,上海联华图书公司出版,共出35期。由顾冷观编辑,陆守伦发行,是当时一本影响较大的通俗性综合文学期刊,创刊时经销处达80多个,遍及国内各大城市,并远销菲律宾与香港。笔者所藏8册《茶话》正是在香港所购,不知是否当初就销往的香港,还是后来由内地带去。

  《茶话》并无创刊词,第11期“风雨集”栏目前有一小序,对“茶话”之意略有说明:“我们是在风雨飘摇之秋,现代无论是国家、社会、家庭、个人方面都感到十二分的惶恐不安。诗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但对照‘茶话’的意义,不过‘忙中偷闲,苦中作乐’而已。”

  这则小序写于1947年4月,正当国内酣战之际,对于处于艰难生存困境中的普通上海市民,《茶话》实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份精神慰藉:茶本是苦的,现实也是苦的,生活是忙碌艰辛的,政局是阴晦不明的,但人们也应当好自待之。由此可见,《茶话》的定位是普通市民大众阶层,是一本营业性质的通俗大众文学期刊,而非有政治诉求之党派刊物。

  作为一册通俗文学期刊,那它就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完善自身,一方面要满足与日俱进的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一方面在竞争中要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茶话》追求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追求思想性并不陷入高深晦涩,追求趣味性并不堕入低俗下流,知识性与实用性也紧紧围绕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丝毫不与之脱节。这就是《茶话》对自己的合理定位:反映不断壮大的市民大众的社会观、价值观,反映普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对他们的生活采取平视态度,不进行自以为是的说教。《茶话》体裁丰富多样,栏目的设置力图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长短篇小说、杂感随笔、地方游记、人物传记等栏目构成了《茶话》的基本形态。包天笑的小说离奇曲折,徐卓呆的作品幽默滑稽,钱今昔的散文化小说意境幽怨,胡山源的幼年杂忆系列文笔清新优美,郑逸梅的文史掌故趣味盎然。这些都让《茶话》在普通市民大众中愈发受到欢迎,销量也不断增加。

  《茶话》的小说都以通俗作家的创作为主。这些小说在讲究趣味性的同时不乏深度关注。在《茶话》出版期间,上海市民虽然摆脱了日寇的侵略,但国民党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好处,相反,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们生活越来越艰辛。大家开始关注战争带给普通人的苦难,关注目下与实际生活有切实关系的衣食住行。《茶话》的小说正是忠实地反映了市民大众兴趣点的变化,前期小说多与战争有关,后期则转向描述人民生活。有些作品涉及对命运的叩问,对妇女麻木生命的书写,对社会恶势力的批判,对知识分子软弱性的揭露等,主题深刻,艺术性强。

  随笔杂感类的文章内容,或是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地东拉西扯,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无不在其笔下;或是抒发世态炎凉身世飘零之感,用诙谐笔调侃衣食住行的艰辛。第22期刊登的《买西装》一文,作者就用诙谐幽默的笔法讽刺物价疯涨,调侃小知识分子的生活困苦。

  地方游记全部图文并茂。图片虽然不是很清晰,但足以作为资料图片,可以看到许多现今已毁的名胜古迹。人们在八年抗战之后游览西安、南京、武汉、镇江、重庆、桂林等历史名城,一是对遭战乱后千疮百孔的胜地抒发悲怆感慨;二是表达将日寇赶出中国后的喜悦,抒发民族情怀。《茶话》还介绍西藏、新疆、台湾等地的历史现状、风土人情、起居服食。包天笑曾有两篇有关台湾的小说在刊物上发表:《番莲》讲述作家江淡云与一位番族女子的浪漫史,文章除却故事本身,对番族部落的优美风光,番族女子的率直天真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天上人间》则讲了教授学生一行五人台湾探险寻找天上大湖的事情,对当地风土人情有详尽的描述。

  《茶话》作为一本以市民大众为读者群的期刊,想大众之所想,急大众之所急,对普通民众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会给以实际可行的指导,体现了《茶话》的实用性。面对屋荒,告诉人们“人多屋少怎样避免争吵”,对爱美的女性讲如何培养高雅的言谈举止,对于男女问题,则谈“怎样消除夫妇暗礁”“订婚是离婚的保证”“夫妇同工往往会发生仳离”等等。

  壮观的作家群体,丰富多彩的内容,使《茶话》成为上海知名通俗文学期刊,它一方面保留了通俗文学游戏娱乐的性质,一方面又紧扣时代脉搏,紧贴市民生活,关注社会现实,较为完整地记录了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上海市民的生存状态,是一本特定历史时期的上海市民心态史,其浓郁的时代气息,至今仍具有不息的生命力。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小君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