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文学茶座

小说绣像的神奇魅力

发布时间:2015-12-27 16:0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寥风斋

  郑振铎先生曾这样回忆往事:“我们当孩童及少年时代,都要经过图画迷的一个长时期,《三国志》、《西游记》的插图是我们所最爱悦的。有时,我们得到了一匣的水彩画颜料,于是我们便在这些插图上西涂东抹着。关云长的脸,我们把他画得红红的。孙行者的虎皮裙是染上了黄色。”相信这样的经历,不少人在孩提时都曾有过。这就是中国古代小说绣像的神奇魅力。

  何谓绣像?绣像,原本指绣成的佛像或人像。明清以来,许多木刻本小说在卷首都会附有书中主要人物的图像,以增添读者兴味。这些图像,便被习惯地称为“绣像”。究其原因,大约总是因这些图像皆系线条勾描,绘制精细,笔法细腻之故。除了卷首的人物图像外,还有不少木刻小说版本逐回附有插图,集中置于卷首,或是分置每卷、每回之前。这些有插图的本子,往往会标目曰“全图”。

  从广义上说,无论是图像还是全图,都属于小说插图一类。二者亦往往被统称为“绣像”。古代通俗小说绣像发展史,大约经历了四个时期,其中前三个时期与木刻版画的发展有关。一是肇兴期,约在宋元至明隆庆间;二是繁盛期,约在明万历至清初;三是衰落期,约在清乾隆年后。在这三个时期,小说绣像均是以木刻版画的形态存在的。第四个时期是清光绪以后,这时除了日趋式微的木刻版画外,随着石印技术的出现和成熟,各类绣像精美的石印本小说,一时风靡起来。

  对于小说绣像,我和很多人一样,从孩提时开始,便存着一份特别的亲切。那些活色生香的人物,于纸卷间扑剌剌走来,让人不能不有着格外的兴趣。拿张白纸蒙在绣像上,于影影绰绰间,用笔勾勒出图像的线条;或是调好彩色涂料,将绣像涂成花花绿绿,这是儿时极喜干的事情。多情的宝哥哥,多愁的林妹妹,或是误入白虎堂的林冲,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一直以来那根深蒂固的人物形象,多半便来自于儿时看到的小说绣像。

  一转眼,《白描绣像》专栏在报章刊载已是一年有余,纵然有些不舍,也该是到结束的时候了。中国古典小说浩如烟海,带绣像的本子也是比比皆是,专栏择取的内容,仅是冰山一角。其中对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东周列国志》等名著绣像,介绍尤详;对于建安版画、徽派版画、金陵版画、苏州版画等各版画流派的代表作品,也基本囊括其中。古代小说绣像的发展轨迹,精晰可见。

  系统介绍小说绣像,资料收集最是费神费力。专栏刊载过程中,全国各地很多朋友给了我无私的帮助,提供了很多珍稀版本,在此一并致谢。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小君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