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文学茶座

以文艺为武器的《笔阵》

发布时间:2015-11-13 08:37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缪立新

  1938年2月,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大会选出郭沫若、茅盾、冯乃超、夏衍、胡风、田汉、老舍、巴金、郑振铎、朱自清、郁达夫、朱光潜等45人为理事,周恩来、孙科、陈立夫为名誉理事。协会很快在全国各地成立分会。《笔阵》半月刊,就是由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成都分会创办的一种刊物。

  《笔阵》创刊于1939年2月,1944年5月停刊,历时五年有余,共出版30期。刊物受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直接领导。除由叶圣陶和牧野两人担任主编外,还成立了编委会,有李劼人、肖军、邓均吾、毛一波、任钧、陈翔鹤、叶菲洛、顾绥昌、罗念生、曹葆华、周文等11人组成。

  为了解《笔阵》的办刊宗旨,本人除了托成都的朋友在当地图书馆、档案馆查阅相关资料外,还利用出差机会找到目前国内存有该刊的上海图书馆、吉林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因在第一卷第一期上未见到“创刊词”之类的文章,所以该刊的办刊宗旨至今未悉。但在第一期上,从厉歌天的《给:笔阵》一文中仍可窥其一斑:“在民族解放中,各人都站上了各人的岗位,文化人唯一的岗位就是笔”,她“蘸着难民的眼泪,蘸着战士的赤血,蘸着文艺工作者的脑汁,描绘我同胞遭倭寇残杀的图画,描绘我战士抗战的英姿,也写出敌军禽兽的行为”。并“攻击潜在社会层里的封建余孽、汉奸的丑恶,迷离在人间的黑暗,死缠在人民身上的苦索”。这一段话,可以告诉我们,《笔阵》是以文艺为武器,为抗日战争服务的,同时,也要致力于揭露社会上的阴暗面,藉以教育人民。

  以上我个人认为的“办刊宗旨”,通过在查阅该刊过程中,在其所发表的大量作品中得到充分验证。长诗《四万万人的仇恨》喊出了人民英勇斗争的最强音:“四万万人的仇恨,海一样深,大海淹不了;四万万颗跳跃的心,血热到沸腾;四万万双眼睛闪出的火,死盯着当前唯一的敌人。”小说《回来》写出了离川抗战的壮丁,从前线负伤致残返家时,受到邻里乡亲欢迎和母亲慈爱的场景,用以激励更多的群众走上对敌斗争的战场。散文《重庆在轰炸中》对玩弄牺牲中国阴谋的恶势力,则给以辛辣的讽刺。小说《张伯伦的中装》把一个以牺牲中国人民利益去换取法西斯势力让步的家伙的丑恶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歌词《后方小都市》体现了时代的不幸,祖国的危难,需要有人唤醒民众。

  《笔阵》作为文艺刊物,除了直接反映抗战这个主题外,还广泛介绍有关的文艺知识,报道各地的文艺动态,评论各种作品,抨击落后的东西。如茅盾的《读书杂记》、孟超的《吕不韦著书》、荒草的《诗歌与民歌》、藻萍的《谈谈当前的国文教师》等。

  据粗略统计,先后在《笔阵》上发表文章的作者有近150位,陈敬容、李广田、肖蔓若、欧阳凡海、碧野、茅盾、王亚平、邹荻帆、陶雄、刘念渠、毛一波、魏精忠、孙跃东、王余杞等等。他们以积极的姿态进行文学的创作和研究,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形成了独特的文学思想。对他们而言,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悟,文学思想可能因时间、环境、经历的改变而有所改变,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抗战特殊的环境使得作家们不管是现代派的、浪漫派的还是其他风格流派,此时都共同谋求对现实的观照,都在前期的风格和文学思想上有所转变,为了配合抗战的大环境,文学的启蒙与救亡思想始终相伴。

  《笔阵》创刊以来,充分实现了文学为社会服务、为抗战服务的功能。它始终与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大批中小型报刊紧密结合,在抗日救亡的宣传中发挥着“轻骑兵”和“突击队”的作用,完全符合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时提出的“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要求。

  30期刊物,分明就是一排矗立着的以文艺为武器的“笔阵”。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小君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