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金山原创佳作推荐

地下三百八十米

发布时间:2015-11-11 07:52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文/马温

  地下三百八十米。

  这么深的地下,我没去过。

  我没去过,就没法想象。

  那儿,大概是没有影子的地方。

  他就在那儿工作。他是矿工,挖煤的。他将影子留在井上,扛着一把铁镐下井。

  他的影子痴痴地守在井口,动也不动,如同井口的一棵树。头顶是耀眼的太阳。影子晒黑了,影子烤烫了,还是不动。影子说,树会躲避阳光么?影子又说,我也不会躲。

  影子一直守着他。井下没有太阳,井下是湿的,井下是凉的,井下矿工的脸虽然黝黑,可心是不见阳光的那种苍白。影子等着他归来,影子觉得自己是代表太阳、代表热度、代表健康的肤色在欢迎一个人。他来了,他熟悉自己的影子,影子也熟悉这个扔掉铁镐的矿工。他和它又一次重逢。这一刻,影子有了归宿,而他恢复了自己的完整。

  矿工都将煤叫做“太阳石”,虽然下井并不是躺在海滩上享受日光浴,但矿工就是喜欢这种叫法。当他们这样定义煤块时,他们也将自己定义成为诗人。有时,如果没有诗,生活会将人逼疯。“太阳石”是矿工的诗,极短,只是三个字,但就是这三个字拯救了这些没有影子的矿工,使他们黑黑的身体不至于被周围黑黑的岩壁吞噬。矿工是属于井上,属于地面,属于阳光,属于井口等候他的那棵树的。

  “太阳石”也重新定义了矿工劳动的意义。他们是开采阳光的人。他们在暗无天日的地下追赶太阳。他们抡起铁镐砸下去,那个姿势就像弯弓射日的后羿。镐头砸下去了,迸射出来的是坚硬的、石头形状的、漆黑一团却又是刺眼、火热的光芒。

  煤的前身是树木,一座煤矿其实就是一座地下森林,而采煤工就是伐木工。我对森林的熟悉程度要超过煤矿。容我来想象一下吧,想象这座森林,想象森林里的树种,是不是成排成排的、长着黑黑的大眼睛的白桦树。通常,我们愿意用黑黑的大眼睛来形容一位少女。那个被影子苦恋的青年矿工,应当喜欢这样的联想。一份沉重的劳动转化为和一棵白桦的幽会,不是很好么?她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不论这个青年带着怎样的性幻想盯着她看,她都不害羞,最少最少,这不会影响采掘进度。

  我和这个矿工后来成为朋友。那时,他已脱离煤矿成了本地一家报馆编辑。实现这个脱离,他用了十年时间。“十年”的具体内容是:他在井下挖了十年煤,他用十年的时间让自己成为一名工人作家,他以一个作家的身份,挥挥手和煤矿告别。不是背叛,不是逃离,是一次优异的证明,证明自己还有另外的素质,还能在另外的岗位上劳动。也因此,他和煤矿的那次告别就充满了温情和豪情,当然少不了酒,大碗装,当然少不了肉,还是大碗装,喝得搂搂抱抱,喝得泪眼模糊,喝得这一辈子再也忘不掉。最后一次下井,他捡了一个小煤块留着纪念。现在,这个煤块就放在他的书房里。

  当矿工就好好地挖煤,当作家就好好地写作。什么叫“好好地”?就是认认真真,尽心尽力,不浮不躁,不离不弃,就是守在井口的那棵树的品格。他做到了这一条,他写出了许多作品,于是开始出书。第一本叫《太阳石》。他用这样的书名向地下三百八十米致敬,向他的镶嵌了煤粉的青春岁月致敬,向他的工友、向他忠诚的影子、向那些生长在黑暗中的白桦树致敬。《太阳石》不是结束。他继续写着,书也继续出着,“太阳神”、“太阳山”、“太阳河”、“太阳风”,像一只只太阳鸟飞进他的新书封面,成为带有系列感的书名。

  这些书是否特别出名呢?不是的。具体到他,就是本地一个作家出了几本文集。可是他的书名响亮,封面设计也不故弄玄虚、故作深沉,本本分分的,用的都是暖调子,和书名,和作品,和作者,相容性很好,不冲突。能给人这样朴素和谐的印象,他是下了功夫的。

  本地的煤,热值并不很高,用去炼钢熔铁不是太合适,可若将它投入小火炉中,一会儿它就噼噼啪啪烧起来,烧得通红,坐只水壶上去,片刻就能沸腾,烹茶待客,围炉夜话,人生还要怎样的温暖?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