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文学茶座

边区人民好喜欢的《平原》半月刊

发布时间:2015-11-06 08:2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缪立新

  冀鲁豫边区,是指鲁西、鲁西南、直南、豫北、湖西和苏北皖北一带的广大地区。抗战前,这一地区曾是战乱、贫困的地方。在抗日战争期间,经我党、我军浴血奋斗,这些地方逐渐连成一片,成立了冀鲁豫区党委、冀鲁豫行政主任公署和冀鲁豫军区,是晋冀鲁豫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4年5月抗战胜利前夕,党中央为了加强对冀南、冀鲁豫解放区的领导,成立了中共北方局平原分局。在平原分局领导下成立了冀鲁豫边区文联,文联先后创办了《平原文艺》《新地》和《冀鲁豫画报》等三个刊物。1947年,冀鲁豫边区响应中央号召进行文艺整风,受整风影响,三个文艺刊物均处于半停顿状态,为繁荣该地区文化事业,分局党委宣传部于1948年9月召开了文化工作座谈会,并决定将上述三个文艺刊物合并,创办《平原》半月刊。

  《平原》半月刊于1948年11月1日创刊,由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人民日报》副刊主编、《新民报》总编的王亚平任主编。“代发刊词”指出:“提倡文化是当前的政治任务。”“文化工作在当前的迫切任务,是发动文化创作。农民翻身之后,迫切的需要反映他的生活情感的文化娱乐,其中最重要的是戏剧、绘画和歌唱。”“今天要和睦农村或活跃农村,开展并改造农村的文娱工作,首先就须供给大量的剧本或样本及好的小说和诗歌。《平原》的创刊就是执行这一任务的宣传者与组织者。”

  《平原》由冀鲁豫新华书店印刷,发行总店曾先后设山东菏泽等地,分店则遍及今河南濮阳、江苏丰县、山东肥城、聊城等处。刊物每期冀币400元,稿酬则定为“每千字酌发小米五斤到六斤……”

  由于创刊时被定位于“综合性通俗刊物”,加上宣传不够,《平原》的来稿很少,前两期的内容都是编委自撰稿件。第三期起,刊物明确了“以发表群众性的文艺创作、评论、反映群众文艺活动为主,讨论、研究文艺问题,指导、提高全区的文艺工作”的办刊宗旨,面向农村大众,进行文化普及宣传。刊物也将贴近群众生活作为用稿重点。增加了故事、诗歌、民谣、歌曲、快板、谜语、连环画、漫画等多种形式的短小通俗的栏目。为发动群众、吸引读者踊跃投稿,刊物接连三期刊登征稿启事。

  不出一月,《平原》来稿踊跃,通讯员队伍竟达60人,有作家、记者、教员、学生、工人,有各级宣教干部、政工干部,还有战士、农村知识分子、艺人、农民,他们用作品来表现这一地区丰富的现实内容。

  为了给艺术团体提供演唱样本,刊物第5期登载了沈默君、黄跃静编剧,杨滨作曲的《七斤月饼》,第6期登载了两篇优秀说唱作品。一是孟汉英创作的《梁世英舍身杀敌》,另一篇是康达执笔、集体创作的《于秀轩的家庭会》。前者歌颂了战斗英雄梁世英舍身炸敌堡的故事,后者是反映边区农村民主生活的作品。在第8期登载了王昭生创作的剧本《劝夫识字》,展示了在物质上翻身过上好日子的边区人民,在精神上对文化知识的渴望,颂扬了农民们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摘掉“文盲”帽子的自觉性与决心,对宣传边区大力开展的文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第9期登载了芸生、波云执笔、集体创作的歌剧《前方后方一条心》。作品展示了边区人民子弟兵在前方杀敌立功,后方群众加紧生产、积极支前的生动场景,人物形象生动,台词、歌词乡土味浓。

  虽说《平原》生在农村、长在边区,但它十分注重插图装帧,可谓匠心独具。所出的刊物封面封底全为木刻版画,《争取一年左右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漫画《粉碎美蒋和平阴谋》六幅一组,将美蒋勾结、假谈真打、伪装和平的虚伪面目刻画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而《向长江以南进军村头动员会》《积肥》《乡逸》《盖新房》《制造新农具》《储粮支前》《庆祝胜利》《碾米运粮支援前线》《优军》《发土地证前后》等封面、封底、插页画却真实再现了当年解放区农民群众拥护部队打胜仗、学习文化、努力生产、拥军优属、人民建立民主政权后欣欣向荣的喜悦心情。    

  《平原》半月刊共出刊13期,于1949年6月停刊。问世距今已近70年。它对于今天的人们了解半个多世纪前冀鲁豫边区经济、文化、教育、社会风俗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小君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