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文学茶座

玩味咏秋诗

发布时间:2015-10-09 08:1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吴小毛

  “萧瑟秋风今又是”,转眼,又进入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秋天。

  古今文人墨客写下了大量的咏秋诗,直如“秋风吹不尽”。

  最早的悲秋诗文大概是战国时代宋玉的《九辩》了:“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而变衰。”这是一幅凛冽的悲秋图,读后令人心寒。

  古人悲秋,常悲国家战乱频仍之苦痛。唐朝诗人王昌龄《边愁》诗云:“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秋风。风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在黄昏孤身独坐,临秋风吹起羌笛,聊寄边塞征人思念爱妻的愁苦之情。

  悲秋诗作,悲广愁深,当推唐朝诗圣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悲秋实有感于国家烽火四起、政治腐败;兼之自己年老多病,风烛残年。

  同是咏秋,因各人处境、心境之不同,诗境也迥异。

  唐代诗人王维《山居秋暝》诗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描绘了山居秋暮的幽静美妙的景色,表达了作者陶醉山林自得其乐的志趣和情怀,他笔下的秋天,明媚动人的景色实在有胜于春天,可以感秋声这种事也是因人而异的。

  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句对偶工稳贴切,意境开阔高远,情致深婉飘逸,描绘出一幅和谐优美、令人见了胸襟为之一宽的秋暮水墨画,毫无秋天的凄凉悲切的况味。

  无独有偶,清朝文人纪晓岚也有一首很有特色的描绘秋景的七绝:“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艄公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全诗句句嵌“一”,欢畅明快,富有动感,使人读后心清神舒,也是一篇令人一读而生闲逸意趣的妙诗。

  有的咏秋诗充分运用“秋”字加以润色,其艺术表现技巧令人击掌叫绝。

  咏秋诗文林林总总,意境形形色色。然而,既奇妙又有情趣的莫过于咏秋回文诗,文字游戏的形式却含蕴着无限的才思。

  清代女诗人吴绛雪仅用“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十个字,就巧构一首脍炙人口的咏秋回文诗,这诗形成奇特,字句凝练,倘能识破机关,就能读出一首七言绝句:“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看,仅仅十个字就幻化出一幅多么赏心悦目的江南秋景画。

  南朝梁简文帝登基后感到时势日艰,写过一首抒发情怀咏秋回文诗:“枝云间石峰,脉水浸山岸。池清戏鹄聚,树秋飞叶散。”

  倒读这首诗,别有一番景象:“散叶飞秋树,聚鹄戏清池。岸山浸水脉,峰石间云枝。”

  在咏秋回文诗中,有一首回文佳作《晚秋即景》:“烟霞映水碧迢迢,暮色秋色一雁遥。前岭落晖残照晚,边城古树冷萧萧。”这首七绝倒过来读也是诗中佳构,诗意深远,寥寥数句,淋漓尽致地勾勒出一幅晚秋画图,令人回味无穷。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小君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