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文学茶座

曾朴父子与《真美善》

发布时间:2015-07-03 08:1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缪立新

  真美善,原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标榜的口号,是针对文学的内质、表现形式及目的而言的。

  1927年,时年56岁,曾先后任两江总督端方的机要秘书、江苏省财政厅长等职的曾朴,用17年来宦囊积攒的10万元在上海开办一家出版社,名为真美善书店,并让在天津跟董显光办《庸报》的长子曾虚白辞职,全权经营管理书店。

  曾朴早年曾在京师同文馆学习过一段时间法文,但收获不大,后来于法国文学的精深造诣,完全是靠自学累积起来的。1898年,经友人介绍,曾朴结识了在法国侨居多年,撰写过几部法文著作的陈季同。通过陈季同,曾朴“发现了真正的法国文学光辉”,并认定法国文学“是他灵魂所饥渴地期望着的食粮”。1904年,曾朴与同乡徐念慈在上海开办小说林书店,从友人金天翮手里接过未完成的《孽海花》六回,加以修改并续作,他把自己所见所闻的政治时事,掌故传说,加以穿插剪裁,围绕女主人公的生平情节展开。仅三个月就完成了二十回,于1905年初分初集、二集出版,轰动整个文坛,鲁迅也对这部书的艺术性作了较高的评价,说它“结构工巧,文采斐然”。1907年,曾朴创办《小说林》月刊,陆续发表《孽海花》第二十回至第二十五回。后因资金困难,书店停歇。曾朴从政,直到1926年称病辞职。

  大概是受了法国文学的熏染。“一方面想借此发表一些自己的作品,一方面也可借此拉拢一些文艺界的同志,朝夕盘桓,造成一种法国式沙龙的空气。”1927 年11月,曾朴积蓄的热情和才华终于找到了一个颇为畅快的宣泄口,由他和曾虚白主编的《真美善》在上海创刊,真美善书店出版发行。曾朴在创刊号上《编辑的一点意见》中认为,真“就是文学的体质”,美“就是文学的组织”,善“就是文学的目的”。他标榜艺术至上和趣味主义,表示要将刊物“做成一切人共同的享受”。

  《真美善》前6期,撰稿者即编者,每期厚达二百页的篇幅都是曾朴与虚白创作的诗作、翻译、小说或者文艺评论之类的文章。曾朴在上面连载修改的《孽海花》第二十一回至二十五回,及续作第二十六回至三十五回。还连续发表了自传体小说《鲁男子》和翻译的许多法国文学作品。有人戏称,《真美善》可以称得上是“父子杂志”了。

  真美善书店最初设在上海静安寺路,后搬至有名的棋盘街,编辑部则设在法租界马斯南路的小洋房里。也就是在这里,以曾朴为中心,一批文人营造出一种法国式的沙龙气氛。进出这座小洋房的文人,多是通过《真美善》结识的,来得最勤的是由邵洵美带头的张若谷、傅彦长、徐蔚南、梁得所等人。这些文人常在此聚首,谈出版界事,谈法国文艺沙龙,谈雨果。其他常来光顾的文人还有郁达夫、李青崖、赵景深、郑君平、顾仲彝、叶圣陶、陈望道、朱应鹏、江小鹣等。《真美善》出至第7期,夏莱蒂、崔万秋等几个人跳上了这只“独木舟”,增加了他们的几篇编译,打破了父子俩独自经营的局面。到了第三卷,开始有更多的人跳上了这条父子俩已划得筋疲力尽的船,刊登了邵洵美、徐蔚南、张若谷、于在春、王家域、储安平、邵宗汉等一些作家的作品。刊物的版面也有所改动,内容逐渐丰富起来,栏目也多样了,相继开辟了文学论丛、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随笔、戏剧、诗歌等栏目。

  因为真美善书店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做生意,再加上一些外埠书商批货不付款,而且在上海居大不易,常熟老家也无力救济。1931年7月,“真美善”书店因资金无法周转而歇业,《真美善》这条船也终于靠岸,共出版了47期。《真美善》的创办,并没有给曾朴、曾虚白带来多少声誉,倒是《孽海花》成了传世之作。

  刊物停办后,老迈体弱的曾朴,心情苦寂,回到常熟老家。在种花自娱的日子里,老人仍惦记着自己因病中辍的《孽海花》写作计划。在与老友张鸿叙旧交谈间,他把自己的这一心事和盘托出,恳切嘱咐友人续写此书,以竞其成。1935年6月,曾朴带着未能续成《孽海花》的遗憾,终于走完了他坎坷的人生历程。

  父亲去世后,曾虚白不甘寂寞,仍在文苑中徘徊游荡,不时在一些报刊上发表文章,只是成绩平平而已。

  曾朴父子俩创办的《真美善》前后生存了近四年,叠在一起也颇为洋洋壮观,然而,它却没有在读者中造成很深的影响。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小君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