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文学茶座

不通苏文,不得做官

发布时间:2015-06-29 08:2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文/谢卫东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曾记载,南宋文人口中有句流行语: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说的是当时文人推崇苏轼文章,熟读苏文,往往功名顺畅,自然有羊肉可吃;反之就只有“吃菜羹”的份了。

  南北朝也有位这样的苏先生。苏先生叫苏绰,官宦家庭出身。苏绰有个从兄苏让做汾州刺史,有一天周文帝宇文泰为苏让饯行,酒席上就问,你们家年轻人中,谁可以出来做事呢?苏让就推荐了苏绰。

  宇文泰可能只是在酒席上和苏让客气了一下,并没有太看重苏绰。尽管如此,苏绰和同事却处得很好,大家写个公文什么的,总要去咨询一下苏先生,看看格式上对不对,文法上通不通,而对这些琐事,苏绰也总是不厌其烦。

  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一年多过去了,苏绰默默无闻。

  有一天,宇文泰和宰相周惠达谈事情,“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惠达说我出去找人议一下,于是他出来找苏绰议了一下,回去后宇文泰觉得惠达一下子高明了许多,于是就问:你出去究竟问谁了?周惠达老老实实回答,是苏绰帮的忙。

  宇文泰一下想起来了,这人是苏让推荐的苏家子弟,于是他将苏绰调任著作佐郎,因为他觉得苏绰不错,但也仅此而已。

  这件事后,苏绰的日子继续平平淡淡。直到有一天,宇文泰和公卿们往昆明池捕鱼。

  昆明池是汉武帝开挖的,因此宇文泰就想问问大家有关汉朝的历史知识,结果“顾问左右,莫有知者”。这时有人对宇文泰说:苏绰博闻多知,问问苏绰吧。

  宇文泰叫来苏绰,苏绰便一五一十地为大家讲解,好像一个历史博物馆讲解员。宇文泰非常高兴,就着这个话题就问了些“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的问题,苏绰则“应对如流”。两人一问一答,不知不觉并马而行,到了目的地,宇文泰竟然忘了此行的目的,没有设网捕鱼就回头了。

  当晚他将苏绰留在府上,问苏绰为政之道。开始宇文泰是躺着听,听着听着,他坐了起来,不但坐了起来,而且正襟危坐。随着苏绰讲解深入,宇文泰不知不觉地向席前靠拢,两个人一个讲一个听,不知东方既白。

  一夜深谈,相见恨晚,宇文泰第二天即任苏绰为“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

  苏绰不负众望,他帮宇文泰改革户籍与记账方法,制定文案规范程式,创造性地定下“朱出墨入”方法,即用黑色表示收入、用红色表示支出。

  当时宇文泰在土地和人口数量上都劣于劲敌高欢,他急需强国富民之道,因此苏绰帮他革除旧弊,建立起一整套的政治体系,励精图治,西魏国势日兴。

  而真正展示苏绰治国才能的,是他为宇文泰提出的“六条诏书”,作为一个完整的治国方略框架,这六条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这六条分别为:一是先修心,强调以德治国。二是敦教化,强调教育为本。三为尽地利,强调经济强国。四为擢贤良,强调选用人才。五要恤狱讼,强调执法公正。六要均赋役,强调赋税公平。    

  “六条诏书”参用儒、法两家治国经验,在南北朝乱世争霸的非常时期,具有划时代的实用价值,宇文泰对此异常重视,“常置诸座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账者,不得居官”,牧、守、令、长,谁不通“苏六条”,谁的官也就当到头了。    

  宇文泰和苏绰君臣相得,推诚相待。有时宇文泰外出,就将自己预先已签署好的空白纸交给苏绰,以便苏绰在有事时及时以自己的名义发布命令。面对如此信任,苏绰做到了鞠躬尽瘁,因长期思虑劳累,他49岁就死于任上。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小君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