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文学茶座

《风土什志》:原生态介绍民风民情

发布时间:2015-06-19 08:3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缪立新

  风土,指一个地方土地、山川、气候、物产等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的总称。

  1943年8月,成都街头出现了一种新面世的土纸印行的杂志《风土什志》。有人将“什”读成“什么”的“什”,识者指出:它与“杂志”的“杂”通假,应读作“杂”。

  《风土什志》社长为著名作家李劼人,发行人为以犀利文风著称于成都新闻界的“小铁锥”樊凤林,主编之一谢杨青是李劼人的秘书。刊物内容涉及民俗、民族、地理、文学等诸多方面,“研究各地人生社会既往与现实人文地理及地理知识,收集各方风土人情资料,作详确广泛的调查报告。”“风土”二字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乡土中国”,内容主要有传说、神话、歌谣、谚语、方言等;“边疆民族”,如回、藏、彝、苗、傣等。

  《风土什志》创刊于成都华西坝时,正是华西协和大学、四川大学、燕京大学等六所高校齐聚华西坝,《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等各种有关地方风土和边疆研究的杂志林立华西坝之时,但这些刊物的文章大都为学术之作,重在学者“研究”,而不将精力放在“启发民众”。这便为《风土什志》留下了余地,因此,在“内容方面,屏除空泛的理论,力求真实、趣味,行文尽可能地达到生动化、故事化的原则,我们将以雅俗共赏的姿态,贡献于读者面前,从而获得一些宇宙间森罗万象的知识。”正是这一“雅俗共赏”,刊物一创刊,就在社会上影响强烈,“获得了广泛的爱护和各方的奖饰,不到两月,销路达十四省,以至国外。”后来,这本“以中国的风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性研究性,而又一般性的读物”,以深广的内容,趣味的文笔,征服了无数的读者,成为许多文化人至今念念不忘的一件文化盛事。如陈才的《滇南摆夷》、李劼人的《漫谈中国人之衣食住行》、陈寄生的《大凉山的边缘》、钟禄元的《东山客族风俗》等。

  虽然《风土什志》并没有展开学术性的比较研究,但并不能就此认为编者无文化比较之视野。如撰稿人中,陈国桦曾任教于外语系,对比较文学多有研究,谭英华后成为四川大学世界史的创始人。经常给刊物撰稿的还有姜蕴刚、冯汉骥、李安宅、吴蔼宸、郭祝崧、陈志良等一批具有广阔视野的东西文化学社员。《风土什志》不进行文化的比较研究恰好符合其面向普通民众,“雅俗共赏”的原则。

  《风土什志》创刊于华西坝,立足于成都,社长李劼人曾说:“我是成都土著,游踪不广,见闻有限,每每举例,总不能出其乡里,至多也在川省的大范围内。”正是这一乡土情结,使其在文学创作和历史考证等文章中都不忘关注乡土。他在刊物发表的大量作品有两大显著特色:话题不离成都,侧重于成都乡土风情;精粹耐读,是为成都的乡邦文献。其中重庆火锅即为一例。

  1933年6月,李劼人任重庆民生公司机器修理厂厂长。闲时,他喜欢漫步于江北青草坝河边,发现河滩上常有船工架锅熬汤,汤里滚沸着的,是附近一屠宰厂废弃的牛肝牛毛肚,和着菜叶、花椒、海椒、盐巴一齐煮,就着烧酒粗犷野炊。当时的重庆街头常有挑担小贩沿街叫卖“水八块”。挑担一头是火炉,以沸汤烫食切成小块的牛杂。李劼人是有心人,同小贩吹龙门阵,亲口品尝,动手操弄,并将船工的烧煮调料及加工方法融入“水八块”当中,调整烹饪工艺。这就是当时尚处在原生态,后来风靡大江南北的重庆火锅。

  1947年,李劼人在《风土什志》上发表文章,对重庆火锅做了如下考证:“零卖贩子将水牛内脏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肚等切成小块,于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洋铁盆一只,盆内翻滚着一种又辣又麻又咸的卤汁。一般劳力朋友,便围着担子受用起来。且烫且吃,吃若干块,算若干钱,既经济,又能增加热量……”

  《风土什志》创刊6个年头,其间虽一度停刊,但它浓墨重彩描绘的清末民国时期的成都历史和风俗,被誉为“川西民俗的百科全书”,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它所体现出文化比较的广阔视野和关注民众的“向下”态度在今日仍显难能可贵。而刊物的创办者、成都土著人李劼人,曾被专家评说“北京幸而有老舍,凤凰幸而有沈从文,成都幸而有李劼人。”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小君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