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文学茶座

镇江本土文学的一朵奇葩
——读朱同先生的《镇江老地名漫谈》

发布时间:2015-06-15 08:2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文/陈祥泰

  我和许许多多的读者一样,喜爱读《京江晚报·江花周刊》一版上的《镇江老地名漫谈》专栏。两年来,朱同先生用心血写就的这三十篇文章篇篇像璀璨的珍珠,熠熠生辉在我的心中。

  谁不想对自己家乡的发展变化、人文历史多一些了解?从高中语文教师岗位上退休现已近八十高龄的朱同先生,用他的热情和爱心,用他渊博的知识辛勤笔耕,借助《江花周刊》这个平台,奉献出一篇篇精品力作,满足了广大市民的精神与文化需求。

  读者喜爱一位作家,爱读他的作品,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的内容好,格调高雅,品位高;二是表现内容的语言生动精妙,文采斐然。二者缺一不可。这两个方面,朱同先生《镇江老地名漫谈》中的文章篇篇都做到了。

  说其内容好,首先是新颖。文章所用的史料大多是近年作者与其爱好文史研究的朋友们挖掘的新发现,经缜密的考证,让读者有耳目一新之振奋。

  如《檀山祭》中讲道,南朝刘宋大将檀道济是古代兵法《三十六计》的首创者;《那一年春天,宝盖山感动了中国》披露了1929年3月12日镇江五万民众于中山先生忌日这天盛大集会并在宝盖山举行植树活动,在全国影响很大;《唐风宋韵东门坡》让我们知道了北宋著名的教育家、理学家周敦颐少年时在镇江鹤林寺苦学成才,脍炙人口的《爱莲说》即在鹤林寺荷花池畔写就;《京畿路:向古城一位英雄致敬》介绍了京畿路的初名为“李竟成路”,李竟成,丹徒大路人,辛亥革命英雄,是这条马路最早的倡建者、第一个捐资人;《这里的树林静悄悄》讲道,北五省会馆遗址曾一度是国民政府的电雷学校,校长为蒋介石,该校的军事价值除了培养江防水雷部队骨干外,更在于组建了中国海军史上第一支鱼雷快艇大队,以应抗日急需;《太保巷:对近代一位民族英雄的追思》则全面介绍了太保巷地名的由来和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老将冯子材两次共八年率军驻扎在镇江的情景……这些史实,大都鲜为人知,发表后让广大镇江市民增长了知识、拓宽了眼界的同时,为家乡自豪的感情油然而生。

  《镇江老地名漫谈》,其内容表现或爱国或爱乡(包括第二故乡)或爱民,歌颂的是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耕耘过并做出非凡贡献的英雄人物、仁人志士与普通劳动者。无论是为第二故乡营造了八条街巷的粤商卓翼堂,还是设计建造五十三坡的工匠;无论是那些充满友善的老街坊地名的由来,还是当年创办新民洲共青团农场的青年建设者们……作者都饱含深情讴歌他们、称颂他们。朱同先生的这些文章,弘扬的是真善美,充满的是正能量。不难看出,作者自身的爱国爱乡爱民的情怀,通过写作而激情释放,字里行间显露着对这片有着三千多年文化积淀的土地的深情眷恋。

  这三十篇文章,从其笔调看应属纪实性散文,是文学作品。文章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它的文采暗显在朴实的文字中;它的生动幽默暗露在平淡的语言中。美学观点认为:过分显露反而不美,半隐半现美在其中。这是语文大家才具有的才华与实力。

  朱同先生还善于用当下风趣的语言穿越时空说古人的事。

  这里不妨举一个《银山门传说》里的例子:“自然,进去是‘雅察察’的,这叫秘密独享;盘算着拎一小袋金银首饰就‘雅察察’出来,这叫财富独吞。奇怪的是进去的人却不见一个出来。”作者用本地的风趣土话“雅察察”来表现神不知鬼不觉悄悄进去取宝的贪财人,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增加了文章与当代人的亲近感。

  朱同先生在叙述时,常常结合实际结合当前古为今用地来几笔议论,以抒发自己的认识与见解,这些认识与见解尽管用字不多,却很确切、独到,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对文章主题的深化有点睛之妙。

  文如其人。朱同先生是很有个性的人,这个性铸就了文章的特色:内容新颖,格调高雅,论述精辟,思想深刻,文采过人,语言生动风趣。这样的文章怎能不令广大读者喜欢,读过的人不叫好都不行。把《镇江老地名漫谈》里的文章誉为镇江本土文学的一朵奇葩,把作者朱同先生称为研究镇江城市发展的文史专家,肯定拊掌赞同者众。

  我想,市有关部门如若能从加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之内容考虑,将《镇江老地名漫谈》结集出版发行,那该是件多好的事啊!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小君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