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文学茶座

《电影杂志》,丽影浮动的“老相册”

发布时间:2015-06-12 08:18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缪立新

  抗战胜利后,中国电影期刊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呈现蓬勃发展态势。1946年至1949年,停停办办、陆续创刊的电影期刊达70余种。其中,《电影杂志》从1947年10月创刊至1949年4月停刊,共出版了38期,完整地记录了这三年的影坛影事影人,是一份富贵的影史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1947年10月1日,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大潮中,《电影杂志》在上海创刊,刊名由曾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潘公展题写。主编卢莳白可谓资深电影界人士。早在1934年,他就与陈立夫、潘公展等人负责组织编撰了中国首部电影教育百科全书《中国电影年鉴》。

  在创刊号上,卢莳白开宗明义:“电影是继诗歌、绘画、舞蹈、雕刻、戏剧、音乐和小说而兴的第八艺术,本刊之发行,不但发扬第八艺术真正精神,并且报道电影事业确实消息。”“愿将国内外的影人生活、影业动态,作翔实的报道。”“本刊园地,绝对公开,以破除文化界历来故步自封、闭关自守的旧习惯。”从中不难看出,卢莳白对于期刊的内容定位、版式设计、目标受众均有较清晰的认识,他相信,“假使本刊能获得读者的爱护与培植,必能在电影文艺界中开放一朵奇葩”。

  民国时期的电影刊物从诞生伊始就把好莱坞的电影奉为楷模,从创作观念到制作手法,处处对其效仿追捧。特别是在国产电影还没有大量出现的时候,报道好莱坞电影的消息则几乎是电影刊物的不二选择。《电影杂志》亦如此,在内容编排上,除报道以上海为主的国内影星外,常说常新的好莱坞就是报道重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好莱坞处于黄金时代,《卡萨布兰卡》《乱世佳人》等佳作迭出,克拉·盖博、费雯·丽等影帝影后星光熠熠。还有米高梅电影公司根据美国知名小说家、视镇江为“中国故乡”的赛珍珠同名作品在中国取景制作的电影《大地》,都成为《电影杂志》的报道重点。《电影杂志》还特设“好莱坞通讯”专栏,第一时间向国人介绍国外电影公司的影讯、影人轶事等,此举颇有些投读者所好的意味。

  《电影杂志》对好莱坞的新闻报道基本都是采取“报喜不报忧”的原则,因此呈现在刊物上的好莱坞影星的家庭生活大都是美满和谐,事业更是积极向上。这和上世纪30年代很多电影刊物热衷于挖掘好莱坞的负面新闻,并对之大加声讨,大异其趣。也许正因为有了这层对好莱坞由衷的好感,《电影杂志》才会与美国雷电华影片公司合作开设“影迷信箱”专栏,邀请好莱坞红星解答影迷的问题。影迷的问题从工作烦恼到日常生活,可谓包罗万象,借着刊物所起到的桥梁作用,他们将自己与偶像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吸引了更多的读者,进而增加了刊物的销量。

  好莱坞的影响虽然根深蒂固,但作为一本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期刊,《电影杂志》自然少不了关注国内尤其是上海影坛的新星和影坛重要事件。“每期一星”先后以全幅面的照片刊登国内影星的时装照和写真照,王丹凤、陈娟娟、白光、李丽华、路明、陈燕燕等影星先后担任“每期一星”嘉宾,全方位地介绍自己。《1947年的陈燕燕》《解剖秦怡》《重庆四大名旦之一张瑞芳》《白杨的转变》《刘琼的二个时期》《石挥的私人生活》《陶金的成功》《赵丹在新疆的时候》等国内影人特写活灵活现。《春残断梦》《八年离乱》《苏凤记》《清宫秘史》《天亮前后》《国魂》《胭脂奴》《血溅虎头门》等中外影片接连上映宣传不断。“听到·见到·想到·写到”“观影随笔”“连环图画”等栏目内容丰富,拍摄花絮、影星们的花边新闻都有刊登。在第七期“新年特大号”上,还刊载了顾仲彝《中国电影事业的前途》、镛子《国产电影的叹苦经》、未之《论国产影片的文学路线》等一系列有关国产电影的评论性文章。 

  主编卢莳白曾对自己所办的这份刊物有很高的期许:“我们要维护这代表中国的电影刊物,在国际间占有地位的立场。”然而,现实却并不尽如人意。《电影杂志》创办之时,正值解放战争爆发期间,国统区内,纸张等物价飞涨。《电影杂志》最初定价从国币七千元,逐渐上涨到第12期时的5万元,第22期时的80万元。后改为金圆券,其单价也从23期时的5角,涨到37期的2500元。如此不稳定的物价加上与日俱下的身体状况,让曾经恪守完美主义又抱有鸿鹄之志的卢莳白不得不在出完第38期之后默默地停刊了。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小君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