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文学茶座

市民们的《礼拜六》

发布时间:2015-06-05 08:34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缪立新

  “礼拜六”这三个字在今天看来极为平常,但它对于近代中国来说却有着不平常的意义,因为它标志着城市市民作息制度和娱乐方式的转变。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礼拜日休息的习俗逐渐被中国的一些城市居民接受。1902年,清政府规定中、高等学堂一律实行星期天休息制度。1911年夏天,清政府中央机构也一律实行了星期天公休制度。

  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王钝根,敏锐地意识到了这种新的时间概念将很大地影响着市民的生活。1914年6月6日,星期六,一份叫《礼拜六》的刊物在上海创刊,王钝根和周瘦鹃分任编辑。王钝根在创刊号的开篇就杂志的取名和主旨谈到:“礼拜一、礼拜二、礼拜三、礼拜四、礼拜五人皆从事于职业,惟礼拜六与礼拜日,乃得休暇而读小说也。”而“晴曦照窗,花香入座,一编在手,万虑都忘,劳瘁一周,安闲此日,不亦快哉。” 这段文字既可以看作《礼拜六》的《发刊词》,也可以看做是一篇宣传《礼拜六》的绝妙广告词。

  《礼拜六》以“消遣”和“游戏”为宗旨,所刊登作品多为社会黑幕、军阀横暴、家庭专制、婚姻不自由、武侠侦探、幽默滑稽等方面内容。在通俗趣味性的刊物不多的当时,《礼拜六》问世后,便以其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而受到普通市民的欢迎。

  为了抢占市场,打开销路,从《礼拜六》创刊之日起,在《申报》连续三天登载了出版告白,在前百期出版发行的近两年时间里,几乎每个星期的《申报》都会出现《礼拜六》的广告。除了这些正式的广告,王钝根还利用他主编《申报》副刊《自由谈》的有利条件,在《申报》副刊上刊登了不少有关《礼拜六》的诗词和文章,为《礼拜六》作软性广告。

  为了保证刊物的质量,王钝根广泛地聘请“夙富盛名于社会”的小说名家。周瘦鹃、陈蝶仙、陈小蝶、严独鹤、李东野、李常觉、叶圣陶、吴双热、李涵秋、胡寄尘、朱瘦菊、刘半农、叶小凤、幻影女士等都成了《礼拜六》的重要作者。

  《礼拜六》的封面从第3期开始采用水彩画,主要出自丁悚之手。他为《礼拜六》绘制的封面既表现了深厚的西画造诣,同时又具有中国画传统的线描功力,即使以今人的艺术观点来看,其中不少作品仍不失为珍贵的绘画佳作。

  《礼拜六》不仅注重作品的质量,还在装帧设计上追求美观。就连刊物的印制、发行,王钝根也亲自过问,每周六按时出版,从未脱期,受人称道。《礼拜六》也在市民文学杂志中迅速脱颖而出,销数最高达到了两万余册。遗憾的是,《礼拜六》这种备受欢迎的火旺势头并没有一直维持下去。由于王钝根后来倾向于实业,一度辉煌的《礼拜六》出到第七十多期时精彩渐减。 1916年4月29日,第100期《礼拜六》刊发了停刊启事:由于欧战影响、时局不靖、邮递常误、纸张昂贵等原因,《礼拜六》暂停出版。前百期《礼拜六》就此结束。

  1921年3月19日,停刊五年的《礼拜六》复刊,仍由中华图书馆发行。复刊号上发表了周瘦鹃写的《周瘦鹃心血的宣言》,这实际上就是《礼拜六》的复刊宣言: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复刊后的《礼拜六》,将有更加强大的作者阵容,以更加优质的作品为读者服务,仍然具有消遣娱乐的功能。

  与前百期相比,复刊后的《礼拜六》内容更为丰富,编辑技巧也更为花样翻新。出版了多期“专号”。有“三十节专号”“复活周年纪念号”“爱情号”“新年号”“圣诞增刊”等。这些专号的设置,给杂志增添了活力和新的气息,激起读者更大的阅读兴趣。创作类小说在类型上与前百期一脉相承,其中以短篇为主,长篇也较为突出,中篇则较少。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有程瞻庐的《写真箱》,江红蕉的《大千世界》,程小青的《断指党》和《长春妓》。短篇小说中周瘦鹃的作品是最突出的,几乎每期发表一个短篇小说,并且排列在第一篇,可以说是后百期《礼拜六》的招牌作品。

  复刊后的《礼拜六》封面画家比前百期多,除了丁悚之外,主要有世亨、清磬、之光、仲熊等人。众多画家的参与使后百期《礼拜六》的封面在风格上比前百期趋于多样化。

  《礼拜六》复刊之后所创造的再度辉煌持续了将近一年。从第155期开始,由于知名的作家基本退场,《礼拜六》的质量逐渐降低,销数也开始减少。到了第200期,主编“钝根兴致已尽,馆主供应也大不如前,于是《礼拜六》寿终正寝了”。

  《礼拜六》的办刊过程显示出了它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它在五四前后两度出现、两度走红,并两度引起市民文学杂志中兴的潮流,前后出版200期,影响中国文坛近十年。从出版时间、作者阵容、刊物质量、发行数量等多方面因素来说,《礼拜六》都不愧为民初市民文学期刊的代表作。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小君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