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文学茶座

句曲山

发布时间:2015-04-27 08:23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句曲山 ■文/庐 山徐群 摄

  很久很久了。

  公元前82年落日西沉的某一天,一位六十开外的老叟跋涉在通往句曲山的羊肠小道上。

  老叟姓茅名盈,陕西咸阳人氏,据说其高祖曾师从鬼谷子,修炼得道成“仙”于西岳华山。许是“家学渊源”之故,茅盈18岁便入恒山学道,是个不折不扣的职业道士。

  那是一个战乱的岁月。漠北的匈奴崛起后,贪婪的目光便觊觎起繁华富饶的汉王朝来。对垒的结果,连一代枭雄汉高祖刘邦也不得不采取“和亲”手段以示怀柔,从而为自己寻得一个自欺欺人的下台台阶。

  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迷惘。皇家贵胄的这种淡淡的惆怅没有理由不传染给百姓们。于是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宗教,他们期望从祈禳、禁咒之类民间巫术中给空虚的精神寻找到某种寄托。是故,儒教得以发展,佛教乘虚而入,道教亦应运而生。

  茅盈慕名来到句曲山的时候,远在冰天雪地的贝加尔湖畔牧羊的苏武已在孤苦寂寞中度过了流放的第十七个年头。

  道教持“有仙论”,所谓“仙可学致”。换句话说,凡人亦可通过修道成为神仙从而长生不死。仅此一点便极具诱惑。甚而茅盈的两个兄弟皆视荣华富贵如敝屣,毅然挂冠弃官追随乃兄的脚步千里迢迢来到了句曲山。

  这是两种不同的执着。

  苏武坚守的是民族的气节,烈妇般守住了自己的贞节。茅氏三兄弟追求的则是济世救人、修道羽化。终于,苏武的锲而不舍消融了西伯利亚的坚冰,在与世隔绝十八年后踏上了归国之路。茅氏三兄弟也如愿以偿驾鹤飞升上清。也许他们压根不曾想过后人为感念其功德,改句曲山为茅山。

  有人曾发出“自古名山佛占尽”的感慨。其实茅山同样以瑰丽的自然风光闻世。丝毫不比峨眉、九华、普陀等名山逊色。否则那些指点江山的豪杰们何必先后登临绝顶?

  弯弯曲曲的山道上回响着历史的足音。那远处走来的身影究竟是吴王夫差还是千古一帝秦始皇?是唐太宗李世民还是明太祖朱元璋?

  茅山素与风云人物有着不解之缘,留下了“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的佳话。所谓“梁唐宰相家”,指的就是梁代被称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和唐朝被授为“国师”的王远知。

  能否作这样的理解:在茅山乃至全国各地的寺庙道观里面壁静修的僧道中,不乏怀有强烈参政欲望却又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世外高人”?而陶弘景和王远知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陶、王二人均是各自所处时代的一代宗师。

  陶弘景的一生,历经南朝宋、齐、梁三个朝代。此人虽学富五车,但却仕途不畅,年近不惑也只混得个“六品”官。郁郁不得志的陶弘景遂上表辞职,挂朝服于神虎门,开始了后半生四十余载隐匿句曲山的修道生涯。然而陶大师人虽归隐山林,暗地里则密切注视着山外的政局变幻。其时,篡位登基的齐明帝萧鸾大开杀戒,继位的东昏侯萧宝卷更是以诛戮臣民为乐事。于是雍州刺史顺应时势起兵向阙。陶弘景闻讯,立即派弟子马不停蹄奉表以示拥戴。不仅如此,还“援引图谶”,以“梁”字为应运之符,并亲为萧衍选定了郊禅吉日。南朝梁立国后,梁武帝萧衍不忘故交,对陶氏“恩礼愈笃,书问不绝”,连炼丹所用的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物皆周到而齐全地派专使送达茅山。恩宠的另一明证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这种待遇正是陶弘景苦心孤诣所憧憬的,看来辞官这步棋千真万确是走对了。

  无独有偶,王远知同样是一位有真知灼见的政治家。当隋炀帝杨广率领首尾相衔百余里的庞大船队浩浩荡荡前去扬州观赏琼花的时候,虽则王远知应召前去为这位行将归西的皇帝炼制长生不老金丹,虽则隋炀帝一反倨傲地执弟子礼以示谦恭,但是睿智的老道士那如炬的目光已刺透了表面的奢华,敏感地意识到隋王朝大势已去。是故,精明的王道士遂向驻扎太原的晋王李渊“密告以符命”。既然是天数已定,李渊当然得“义不容辞”地擎起“替天行道”的大旗。

  重要的是,秦王李世民对“密传符命”更是心有灵犀。乃父李渊刚坐上龙椅不久,李世民便偕重臣房玄龄微服造访了远在茅山的老道王远知。生姜到底是老的辣——王远知甫见李、房二人,随即一语惊人道:“此中有圣人……”言罢双目炯炯直视秦王。李世民闻言心头猛一震颤,面上却不动声色地问曰:“请审其实……”老道捻髯答道:“方作太平天子,愿自异也。”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既然是天机不可泄露,天资英纵的李世民也就点到为止了。八年后,李世民羽翼渐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袭杀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诸人,进而面南称帝。政变的动因是否与王远知的预言有直接联系,史书中寻不到只言片语。千古之谜埋藏到了地下,尘封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心底。然而不管怎么说,李世民浓墨重彩地书写了长达二十余年的“贞观之治”图卷。从这个意义上讲,王远知应该功不可没。比诸陶弘景,别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感觉。

  道教强调养生术、炼丹和医药学。甚至连世俗的房中术也被作为修道的辅助手段,并总结出一套采阴补阳的御女术理论。这一点与佛教大相径庭。前者多少含有一点平民化的味道和人道主义的色彩。此外,道佛两教对鬼神认识上的相异,同样也折射出对现实世界的不同认知。

  佛教讲究轮回,道教注重今生。这就决定了道教的神仙跟佛教的菩萨存在着不尽相同的内涵。道教的神仙是现实生活中个体生命的无限延伸和直接升华,而不是佛教所谓的冥冥世界的精灵。陶弘景甚至在其所著《真灵位业图序》中网罗群神排定座次,一如封建等级制度的“朝班品序”。于是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道教,追求的是实惠。也许正唯其如此,方才迎合了芸芸众生的某种挣扎状态的心理,方才具有恁般的吸引和诱惑。

  茅山以道教闻世,道教是中国的特产,老子是道教的始祖。坐落在元符万宁宫道祖广场上的太上老君神像高33米重达106吨,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道教老子神像,现已入选吉尼斯纪录。老子端庄慈祥,双耳垂肩,美髯拂胸,蔼然的目光充溢着智慧。那神态仿佛正向人们讲授着他那传世之作《道德经》的真谛。

  遥望着老子神像,不由得令人浮想联翩。

  老子李耳和庄周是后世称为“老庄哲学”的奠基者。其代表作品《老子》《庄子》本系学术著作而非神学经典。何况老庄本身对炼丹和符箓也不感兴趣,更不信什么长生不死羽化成仙之类虚幻说辞。两位大师是无神论者,追求的目标是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严格意义上讲,李耳和庄周跟后来创立的道教原本风马牛不相及。老庄是在道教的孕育、发展、成熟过程中被人为地神化起来的。道教的主要源头应与荆楚文化及燕齐文化离得更近一些。因为道家与神仙家作为道教的精髓主要存在于以上两个文化板块中。然而,这似乎并不妨碍道教对道家理论的利用和改造。历史跨进鼎盛的大唐帝国时期,《老子》一书已被道教尊之为《道德真经》,而《庄子》也成了《南华真经》。老庄二人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其实,李耳和庄周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无为而治”。用今天的眼光看庄周的某些处世哲学与当今的嬉皮士不免有大同小异的交集。李耳的思想是逃避,认为逃避即进取;庄周的思想则是颓废的,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任何事情都不必太过较真。譬如他那玩世不恭的“是非”理论。他的观点是:倘若两人发生了争执,难道你胜了我一定就是你对吗?反之,我胜了你也不一定就是我对。可能你我都对,也可能都错了。假如必须得分辨个高低对错,找个第三者来当裁判,他是赞成你呢还是支持我?可以断言,无论他站在哪个人的立场上,其本身就带有了倾向性,那又如何能做到公平公正呢?我们连是非都无法作出判断,依靠是非又从何谈起?正是这段“强词夺理”的表白,活画出庄周那慵倦疲沓的内心世界。于是我想,莫非道教的创立者看中的正是老庄那虚幻的似是而非的理论?不过我进而又想,得过且过的凡夫俗子们是很容易满足的,清静无为远离烦恼自然会长命百岁。这倒委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小君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