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文学茶座

追忆当年火烧日伪竹篱笆封锁线

发布时间:2015-04-24 08:17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陆思亮
  以“火烧竹篱笆封锁线”为题材的连环画

  今年是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我生长在苏北,我的父亲和叔父分别于1939年、194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我亲眼目睹了由叶飞、陶勇等率领的新四军挺进启海地区打击日寇和土匪的英雄壮举,极大地鼓舞了长江北岸、东海西侧三角地带人民的抗日热情,也激发了不少热血青年参加新四军。

  我的邻居施锡明等也跟着过路的新四军走了,还有些不够年龄的人也吵着要参加民兵组织。至于抗捐抗税、拒出劳工等,更是处处可见。

  不少民兵化装后进入日伪驻地,进行侦察活动,还刺杀个别走出营地的鬼子、汉奸,利用早晚时间向碉堡打冷枪,使得日伪军陷入四面楚歌。

  日伪军费尽心机在驻地建起多层竹篱笆封锁网,妄图阻挠我们侦察营地情况,稳固据点,对群众施展更加残酷的手段。

  从1941年冬开始,日伪军在长江北岸,一望无边的水网平川地带,开展旷日持久的“清乡”行动,还把驻地的竹篱笆移植到“通、海、启”运河两岸,建起了长达数百公里的封锁线,日夜巡逻。日伪军在出入口盘查过往行人,老百姓稍有不慎即遭横祸。

  日军的横行激起了乡亲们的无比愤怒。一些民兵虽有小范围的破坏,有的推倒一段、或拔掉几个桩子,但不能从根本上铲除竹篱笆封锁线。

  当时,苏北军区党委为配合反“清乡”斗争的需要,于1943年7月1日夜,组织沿线民兵和拥护抗日的群众数万人,在新四军的掩护下,火烧日伪竹篱笆。

  当晚,我吃过晚饭,瞒过父母,跑到同济乡民兵大队长陆明富家。陆明富让王文礼背着凑了几个月的一桶煤油,他和我带着火柴,三人悄悄地奔向指定地点。

  从我们居住的海坝村到三阳镇和悦来镇东边十二框河处,大约有近20公里路。尽管夜深人静,我们也不敢走大路,还要避开村庄,从田间小道一路小跑,两个多小时后到达了指定地点。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民兵和群众,大家屏住呼吸,隐蔽在河的两岸。

  我们将准备好的煤油洒在近百米的竹篱笆上,等待东南行署专员兼东南警卫团政委赵一德同志下达命令。

  一声令下,霎时间数十里的竹篱笆火光冲天,像条火龙一样闪耀在苏北大地上。日伪建起的竹篱笆封锁线一夜间化为灰烬,这一壮举后来在新四军东进系列纪录片第五集中有所反映,片中有陆明富高举芦苇的形象。

  陆明富1950年被评为全国民兵英雄,出席了第一届全国英模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等亲切接见。

  我在经历火烧日伪竹篱笆封锁线的战斗中,深深地感受到广大民众的力量是无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参加抗击日伪战斗次数的增多,我更坚定了这一信念。渐渐地,我越来越受村乡领导的夸奖,派给我的差事也越来越多——除了站岗放哨和送信外,还让我装成锄草的孩子,到日伪驻地观察有多少日伪军,有多少武器、什么武器等。

  有一天,乡长施大能把我喊去,连夜派人把我送到海南区游击队驻地。游击队指导员陈拍和同志对我说,这是村乡领导派我来当通讯员,此时已经是1945年3月。海南区游击队隶属于苏中分区东南警卫团,我在游击队一年多时间里,参加了无数次战斗。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配合短枪队袭击长江北岸崇海镇,击毙日寇十二人,队员黄士奇缴获歪把子机枪一挺,被分区评为战斗英雄。

  那时我们在游击区总结有三多:行军多——天天无事行军三十里,从不在一个地方住上两三天;奔袭战多——找准日伪一个驻地连夜赶过去狠狠地打击一下;遭遇战多——无论白天、黑夜在行军途中遇到巡逻的、下乡“清乡”的或者调防的敌人,我们都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走。

  1946年6月海南区游击队和海西区游击队合并上升为东南警卫团组建三营七连,同年十月,由战友周正芳等介绍,我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小君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