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文学茶座

上赞下图的《绣戈袍全传》绣像

发布时间:2015-04-07 08:22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寥风斋

  《绣戈袍全传》,八卷四十二回,题“江南随园主人著”。随园主人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的别号,此书显然不可能出于袁枚之手,作者乃是假托此名。在古代,小说被视作“小道”,小说的作者鲜有留下真名实姓的。像《绣戈袍全传》这样在作者题署上故弄玄虚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

  《绣戈袍全传》从戈国进贡一件绣袍写起。嘉靖皇帝将此袍赐予大学士唐尚杰,不想却招来安乐公张德龙的嫉恨。张德龙设局陷害唐尚杰,竟至唐家满门抄斩。唐氏后人唐云俊、唐云卿后来历经坎坷,最终冤仇有报,张氏父子伏诛。这部小说与戏曲颇有渊源。弹词《倭袍传》演述的即是同样的故事。此外,宝卷《果报录》、越剧《刁刘氏》、扬剧《三审刁刘氏》等,均取材于此。

  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藏福文堂刊本,卷首有绣像十叶,半叶绘一人物,则共有二十幅人物绣像。谈及版式,均是“上赞下图”,即上端镌刻人物赞语,下端镌刻人物绣像,中间以线隔开。作为小说绣像的整体组成部分,赞语、题识、印章、边框等,历来为各书坊所注重。特别是赞语,作为评价书中人物的词句,如果能够生动传神,再配以别具一格的书法作品,常常会让读者有耳目一新之感。以这部《绣戈袍全传》来说,唐尚杰的赞语是“慷慨捐生,从容就义”;唐云卿的赞语是“雪恨锄奸恶,重兴赖主持;生平尚义侠,五义几曾欺”;张德龙的赞语是“误国误民,为鬼为蜮;万恶俱全,一文不值”,措辞还是比较准确而有趣的。再配以或隶或草或篆或楷的书法,更值玩味。

  前图后赞、上赞下图、右图左赞,历来是小说刊本绣像常见的版式。而目前所见的广东刊本,常常习惯采用上赞下图的版式。据《小说书坊录》著录,以福文堂为名号刊刻的小说颇多,包括前面提到的刊刻于嘉庆年间的福文堂刻本《二度梅》。当然,这些刊本是否为同一地域的同一家福文堂所刻,未能遽断。不过笔者认为,这部福文堂刻本《绣戈袍全传》刊于广东的可能性很大。其一,早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福文堂刊刻过一部《花笺记》,乃是广东弹词木鱼歌,这家福文堂应该是广东的书坊。迨至清末民初,广东东莞仍然有家书坊名福文堂。福文堂与广东的渊源自不必说。其二,从《绣戈袍全传》小说语言风格分析,作者是广东人的可能性极大,如小说中常用广东方言,加之对当时吸食鸦片情况多有描写,这都是广东时风的反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书又题“古番曾放翁校正”,所谓“番”即“番禺”,指的是广州。

  清中叶以后,虽然小说版画逐渐没落,地域间的风格不甚明显,但像北京、广东等地的版画,亦是有一定特点的,仍然具有研究价值。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小君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