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人物风采

以意写境 虚静空灵
——初识雪鸿的禅画艺术

发布时间:2014-04-01 08:0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张春华

  不久前,我到淮安拜访老一辈书法家名家戚庆龙先生,巧遇从北京回乡的中年画家雪鸿。在他的泗洪画室,我一一欣赏了他近期创作的极富个性的山水、花鸟、人物画。透过这些令人眼睛为之一亮的画作,我仿佛进入到一个远离尘嚣、极具禅意的世界。

  雪鸿向我介绍:这些是他主研的意象山水和禅宗画,是自己向往的“心与物”主客合一的美学理念和艺术境界。

  当我解读雪鸿的画作,探寻他的从艺历程时,我不仅为他的独特视角和审美观念所吸引,更为他的勤奋创新精神而感到敬佩。

  雪鸿坦言,中国画之峰,蜿蜒起伏,诸多的前辈大师已将各自为之奋斗的领域推向了巅峰,我辈只有另辟蹊径才有可能登上新的高峰,才能不被艺术的潮流所淹没。

  也许是与生俱来的绘画天赋,在他五十多年的人生岁月中,雪鸿把自己近40年的一腔豪情倾注到了中国画的研习中。他自豪地告诉我,是洪泽湖的风土人情,铸就了他勤于思考的性格,是泗洪的丰厚文化底蕴,使得他儿时就对书画有着特别的喜好。正因如此,走上从艺之路的他,便立志要成为一名专业画家——一名能够画出鲜明特色的中国画画家。

  自雪鸿1984年考入江苏省文艺学院后,他接受了学院式的美术教育。在这里他受到了程大利、喻继高、陈大羽等名师的指点,从他们身上不仅学到了技法,还懂得了如何以真实情感观察生活、体味人生。

  毕业后,雪鸿于2004年定居北京。在画友、在名家大师的影响下,他苦思冥想,并以前人为楷模,一边勤奋创作,一面大胆创新,既重视写生,又不拘泥于对客观自然景物的复制。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雪鸿终以其鲜明的画风被评论家赞为:一扫传统文人画“禅外说禅”的习俗,从形式到立意,以全新的面貌,呈现“万法如一”的境界。他多次应邀在北京等地拍卖行拍卖作品,深受国内外专家的肯定。

  雪鸿告诉我,禅画不是像有些人把墨用水一泼,毫无自己理性的控制,也没有一点具体的物象描绘,黑乎乎脏兮兮的,人们看了会有一种压抑感、郁闷感、忧伤感,还会有恐怖感,然后自我感觉良好,但自己也不知画的是什么,也说不出要表达什么,就说是禅画。

  创作中,雪鸿的山水画,虽勾勒不多却形极层叠,皴擦甚少却骨干挺拔,画中多用点皴,渲染润秀,淡墨轻岚融为一体,给人以气象萧疏,烟林清旷之感。又因其画中人物,多为山林才贤,岩穴高士,他们或抚琴于古松清溪之旁,或徜徉于长林碧岩之间,故形神飘逸,皆有出尘之态。在画面中,他还常以大块白石伴以茂密的青松,古木繁枝之中,奇峰隐现,使人看过如入恬淡幽远的象外之境。

  雪鸿擅作巨幅山水画,认为既能表达创作激情,又可发挥技法、功力,如《壬水通河》、《古道》、《觅音》等,苍茫浑然之中呈现一片虚静空灵的意境。

  对此,雪鸿认为,在山水画中,一旦超越了客观自然,进入虚静境界时,出现苍茫、浑然,而悟山水之灵气。似真似梦的境界包含在无形无迹而又无所不在的虚空之中。

  雪鸿的人物画,题材多为古典人物,画面往往造型简约且夸张,线条或流畅或凝重,或顿或断,或虚或实,或淡或浓,皆趣味多多。

  著名美术评论家程大利先生,评述他的爱徒雪鸿的人物画时认为:“这些便于夸张的题材,被雪鸿赋予幽默趣味后又生动起来,与中国写意画的笔墨高度融洽,形质合一。” 

  雪鸿的花鸟画,则多以芦苇、天鹅、滩涂为描写对象,我想或许是与他出生在洪泽湖畔有关吧。张雪鸿说:“芦苇是大自然的女儿,纯朴而赋有个性,它们不择土壤,不惧风雨,不逐名利,不卖弄矫情,洒脱里蕴涵着刚毅,朴实中透着灵性;虽没有禾苗的娇宠与尊贵,却多了一份自立与豪放;虽少了点竹子的抱负与伟岸,却浓缩着竹子的气节与骨影,以执著地追求笑迎漫天朝霞,目送朗朗星空,点缀江山秀美的画卷,揭示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永恒。”

  在花鸟画的创作中,雪鸿表现出与其山水画不一样的笔法特点:用笔飘逸,墨色交融,画面淡泊而静谧,让我们感受到原始的单纯和淡雅。

  雪鸿认为,中国禅画是中国画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特点在于:禅画笔简意足,意境空阔,清脱纯净,在脱尘境界的简远笔墨开示中,体现了一种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直观简约主义思想和卓尔不群的禅境风骨。基于儒,染于禅,归于道,空而不虚,寂而不灭,简而能远,淡而有味,高古脱尘。

  在艺术心语中,雪鸿写道:“山水、花鸟、人物就笔墨本质讲,是一样的。都是借形以‘写心’,以‘畅神’,中国绘画的书写性正好具有这样的特长。书写趣味已成为宋元以来文人画家追求的目标,这种趣味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以书入画,体现毛笔中锋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行笔的急徐、畅涩及诸种变化直接表达画家的情感。”

  在雪鸿看来,艺术创作如参禅悟道,渐由迷而悟,最后进入彻悟之境。所谓“宏观探道,微观探真”,沿圣贤之道,破圣贤之法,破执者悟。天地与人合,心源与物合。

  于此,程大利先生称赞:“雪鸿的可贵,在于理解了传统艺术中的这个‘写’字,他知道充分利用毛笔的性能表达情感,一开始就上了正途,雪鸿作画,有激情,行笔有些‘落笔惊风雨’的味道。”他认为,良好的艺术感觉和长时间的笔墨实践加在一起成就了雪鸿的作品,在今天年青一代人的画家中能驾驶笔墨的人并不很多,达到雪鸿这一步似乎更难。程先生同时认为,雪鸿的画已见画中三味,既有笔墨、形式,又有神采,做到了谢赫所说的“气韵生动。”

  我问雪鸿:“程大利先生对你评价如此之高,有何感想? ”他说,他会把先生的赞扬作为动力,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探寻,不断拼搏才能走得更远,攀登得更高。

  是啊, “雪鸿正当年轻有为,且勤奋不辍,在性格上也有许多美好的地方,这对他成大器是绝好的条件,我期待雪鸿的辉煌。”这是程大利先生的感言,也是我们的祝愿。

  雪鸿(张学洪),号一画堂主、芦花居士,居北京。祖籍江苏徐州,1961年出生于洪泽湖畔泗洪,1986年毕业于江苏文艺学院,现任中国禅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少儿书画院院长,中国书画收藏频道特别推荐有潜力的画家。他的禅画艺术作品深受国内外专家的肯定,同时被国内收藏家、政府部门,以及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地收藏家收藏。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