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人物风采

文人画还是得文人来画
——记著名作家、文人画家老村

发布时间:2013-11-07 08:41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张春华

  在群星闪耀的我国画坛上,最近几年,突兀似的出现了一位驰于文学、书画两界的“半亩斋主人”。他就是著名作家、文人画家老村。近日,当我翻阅由老村先生自己插图的散文集《我老了的精神头儿》,引起我浓厚的兴趣。品读美文,欣赏画作,使我得以更透彻、更全面地了解了老村先生。

  老村,原名蔡通海,1956年出生于陕西渭北澄城。幼时即在其木匠父亲雕刻手艺的影响下,临摹民间绘本的“二十四孝图”,给自己打下了绘画的“童子功”。

  然而命运之神并没有垂青于他。上小学时,绘画是他的梦想。在他的心里,绘画是一个不仅能给人以尊严,同时也是给人以自由的职业。那时候他想象着,如果自己学会了绘画,就可以像城里写生的学生那样,背着画夹,靠画肖像谋生,走出贫瘠的黄土地,去浪迹天涯。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梦想啊。但穷人家的孩子穷的连一根铅笔都买不起的年代,想学绘画,谈何易哉!”老村说,我遇不到教我的老师,也没有适合画画的铅笔和纸张,也只能任凭梦想在心里越埋越深,直到消失。

  上高中时,听闻到省美术院校招生,他壮着胆子找老师报名,却因“名额已满”而未能实现梦想。但这并不妨碍他喜欢欣赏画作,后来成为作家的他——齐白石、丰子恺、吴昌硕、傅抱石等大师的画集,成了他闲时的最爱。他发现无论什么样的写作,都不能向绘画那样完整地表情达意。进而认为,除了绘画,文字永远表达不出绘画那种无以名状的优雅。

  也许是上天对执著者的褒奖,抑或是他与生俱来的绘画天赋使然,本来与绘画俨然已经绝缘的老村,却因2004年自传体随笔《吾命如此》没有插图而推迟出版的原因,使他索性自己拿起画笔,自己为自己的著作插图。

  老村回忆说,插图交出版社,居然颇受好评。嗣后老村一发而不可收,又陆续为自己的散文集《痴人说梦》《闲人野士》等作品配插图百余幅。他说,这种既好玩又能直抒胸臆的绘画,将他吸引了进去。

  “就这样,我开始画画了。这一年,我满50岁。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我50岁开始学画,可谓是大龄老学员了。”老村说,自己感觉像个刚背上书包上学的孩童一样,一种无法言喻的新鲜感时时激动着他,促使他每天晚饭后或写作累了都会拿起画笔来画上一阵子。

  绘画,也给老村这个乏有社交的落寞之人,特别是晚饭后的时光,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他说,从此,通过写字和画画,我可以让心与手,手与水墨,水墨与灵性、与美妙的汉字、与未知的一切,贴得更紧了。他认为,画画是美好的事情,中国画更是艺术中的艺术。没有哪门艺术能像它那样,于方寸之间,瞬间便将作者个人的所有才情泼洒出来,并让读者得以满满一丝不落地直观和领受。

  和历史上的八大、石涛、吴昌硕等大师的传奇人生一样,从陕西的穷山僻野出来,走到首都北京的老村,从农民到军人,到电视台编导,再到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文人,丰厚的人生积淀,纯朴的情感个性以及广博的文学功底,融入了他的精神世界,并为他的绘画提供了丰盛的营养。

  作为一个文笔典雅、老道的文人,创作中,老村既追求传统笔墨,又蕴含时代新意。其笔下无论是人物、山水,往往寥寥数笔,不加矫饰,诗、书、画交融,情、景、境俱得,令观赏者耳目一新,迁想联翩。对此,画家刘新华在“画如老村”一文中这样介绍他眼中的老村:

  我喜欢老村的画,也经常关注他。近日参加了他在朴道堂举办的由陈丹青题写展标的画展。老村本是作家,画画这档事是半道出家的,大概是骨子里有画画的天赋吧。因为职业的缘故,我看了无数的画,看得有些腻了。但是老村的画,我爱看。他的画不俗,有股本真自然的山野气,古拙又不腻人。他画的不空洞,有内涵,就像他的长相,越看越有味道。

  是的,从老村创作的《春天来了》《乱世逢知己天涯遇故交》《爱国卫生运动自古有之》等以人物为题材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其画面,既没有精雕细刻般的线条,也没有浓妆艳抹式的渲染,简洁的笔墨所展示的是乡土调式,清逸质朴的图式,再题写上或直白或富含哲理的文字,颇多弦外之音则蕴藏着画家对人生的深切感悟,以及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给人以无尽的联想。

  在这里很值得一提的是,老村的山水画,此乃其艺术创作的又一大特色,既取王维的精神又有傅抱石的遗意。观其作品《相嬉于天地间》,画幅中以厚重的笔墨点染出树木近景;以线条加皴擦,大片山石为中景;而远景的处理画家则以寥寥数笔的淡墨,蕴衬出山峦,在浓与淡,实与虚的相协中,相映成趣,而山脚下的林木疏落,房舍淡泊则增添了无限生机。整幅以水墨写成,笔意自然深邃,墨色淡雅,透出一股野逸的闲情。

  老村为什么能以普通的题材,创造出深邃的意境呢?正如他自己所言:一切艺术形式都是相互影响,触类旁通的,没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生活积淀,怎么能挖掘出中国文人画的新意呢?

  他认为,中国水墨表面看来成千上万的人,用同样的工具,画同样的题材,但它真正不同的地方,是人格、气质、风骨、阅历、知识水准、思想境界等等,总之是这个人身上的一切最终合成的结果。老村说,真正的文人画——至少这个画画的人得读一千本书,不是一般的看看而已,而是能真正地读得进去。

  是啊,多年来率性淡泊,不爱交际的他,将全部精力用在写作和绘画上,既形成了他艺术的独特风格,也造成了他笔到心到、心到意成的文人画技艺。

  近年来,老村声名日隆。其创作的文人画受到读者专家的普遍赞誉和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程大利,看了老村的画作后以“精神一流”赞之,并邀请他为自己的研究生授课,荣宝斋画廊更是以每平尺数万元的价格展示其作品。

  作为最最本真的文人画,老村似乎一夜之间风传于京城文化圈。许多文人雅士多以书房悬挂有老村的咫尺小品为耀。凡看到老村画作的同道人,无不是欣赏有加。诚然,也都是因为老村的画,确实一扫当代一些所谓的“文人画”的那种沉糜与玩世的习气,以博大、深刻、生机勃勃、意蕴盎然的精神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看着他的一幅幅画作,让人不由得感叹,文人画由文人来画,古来如此,倘若不是一个十足的文人,怎么就能诓称之为文人画呢?

    人物资料

  老村,原名蔡通海,陕西渭北澄城人。做过农民、军人、电视编导等职。著有长篇小说《骚土》《撒谎》《怅》《黑脎》,散文集《痴人说梦》《闲人野士》等。老村远离文坛,作品大多描写社会底层的苦难与抗争,以独立姿态坚守着一个底层文人的生存气节和审美取向。被评论界称之为“当代最了解中国农村的作家之一”。

  作为一个文笔典雅、老道的文人,籍著学识和阅历,当热驾文学之后的50岁始,老村开始绘画。他的画一扫当代一些所谓“文人画”的沉迷与玩世不恭的古怪习气,以博大、深刻、生机勃勃、意蕴盎然的精神面貌,被著名美术评论家程大利赞为“精神第一”。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小君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