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文学茶座

古人的迎秋礼仪

发布时间:2013-08-09 08:33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 杜学峰

  中国古时以农事为主,对春去秋来、寒来暑往的自然变化充满敬畏。“立秋”是个大节气,人们要举行各种仪式,来欢迎这个成熟丰收的季节。

  帝王家的迎秋仪式,可谓正式而隆重。早在周代,逢立秋之日,天子便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京城西郊祭祀迎秋。汉代继承这种习俗,天子去西郊迎秋,要射杀猎物祭祀。《后汉书·祭祀志》记载:“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曰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中记载:“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朝时,宫廷中殿要种一棵梧桐树。《梦粱录》中记载:“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

  民以食为天,民间迎秋的仪式,几乎都和吃有关。人在夏天根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多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于是立秋这天就有了“贴秋膘”的习俗: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以肉贴膘;有些地方还有“啃秋”的习俗,“啃秋”也叫“咬秋”,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春去秋来是自然规律,丰富民俗活动则让平淡的日子,因为一个节气而生动起来。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小君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