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 - 新闻中心 - 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往事勾沉

挥之不去的哀思

发布时间:2008-10-20 14:08  来源: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想不到吴霄同志走得这么匆忙,这么突然。

  记得他去世前不久,去南京的朋友告诉我,吴霄同志旧病复发,住进医院,但身体和精神状况尚佳。我本想约三五知己前往探望,由于琐事缠身,稍有耽搁。遽然噩耗传来,我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转瞬已届百日,我对他的哀思始终挥之不去。

  我与吴霄同志初识于1978年。当时我刚到市广播局工作,在电台负责群众文化专题的采编。据了解,无线电专用设备厂的职工群众文化活动搞得非常出色,我就前去采访。接待我的吴霄,他是厂工会的干事兼厂长秘书,并负责职工业余文化活动的开展。过去跟他素不相识,当自报家门和说明来意后,他却十分惊诧地说:“你就是原来《镇江市报》的徐舒呀,早闻大名,还读过阁下的藏书,可惜未见其人。”原来,十年浩劫结束后,他的爱人潘久慧拿回家一部但丁的《神曲》。他打开扉页,发现上面盖着两方鲜红的印章,一是“五味书屋”;一是“徐舒私印”。于是就问久慧:“你怎么认识徐舒的?”久慧说:“徐舒什么人?我不知道,这本书是从市图书馆特藏部借来的。”“文化大革命”中,我的部分藏书被单位“造反派”和学校“红卫兵”掠走,不知怎么流落到市图书馆的。但这一往事,却成了我与吴霄同志初识的开端。

  1981年,镇江市民间文学协会,以郭维庚、康新民同志为首创办了一份以民俗和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的小报《乡土》,我和吴霄等同志应邀参与,都是业余的。从此过往甚密。吴霄同志主要搞发行工作,他不辞辛劳,肯动脑筋。至今难忘的是,报纸刚从工厂印刷机上下来,他和吉有余同志就拿到大街小巷去叫卖。甚至编辑部去南京省民间文学协会开会或汇报编辑部工作情况,在来去的火车上,吴霄和吉有余同志都捧着《乡土》在每个车厢内向旅客作宣传推介,引起各地旅客的关注。后来,吴霄同志又奔赴大江南北,通过各市县的民间文学协会组建起发行网络,使《乡土》的发行量与日俱增,最高印数达到80多万份。这么大的发行量,当时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因而受到中央有关部门和省委负责同志的肯定和表扬。这里面有吴霄同志的一份汗水。

  《镇江日报》复刊不久,我又与吴霄同志在文艺副刊部合作共事。国务院1983年批准公布了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单,镇江榜上无名。据有关部门透露,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之一是宣传力度还不够。为了争取早日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都为之而努力。《镇江日报》文艺副刊部新辟了“名城赋”专版,每周一期,由吴霄同志担任组版编辑。由于历史资料缺乏,编辑难度较大,加之,十年浩劫,许多珍贵文献散失,要使“名城赋”的内容丰富、版面活泼,必须文图并茂,实非易事。而吴霄同志发扬了沙里淘金的精神,到图书馆和博物馆向名家请教,并钻入布满灰尘的故纸堆中,搜寻资料和图片。同时,还和大专院校、政协文史办、文管会、园林处、旅游局等单位同志组稿,扩大作者队伍。这样,稿源不断,“名城赋”越办越精彩,版面越办越活泼,不但受到读者的喜爱,而且有关部门还把“名城赋”搜集起来剪贴成册,作为宣传镇江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解放日报》原总编辑王维来镇江日报社,看到“名城赋”后认为,地方报要办出地方特色,《镇江日报》这一专版可以借鉴。截至1986年12月,国务院批准公布包括镇江在内的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时,“名城赋”共刊出70期,近40万字,图片300多幅,为镇江历史文化名城起到了鼓与呼的作用。《镇江日报》关于“名城赋”编辑工作经验,在广西桂林召开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报纸工作研究会上介绍后,引起兄弟报社老总们的好评。《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新闻战线》还作了详细的介绍。吴霄同志在这方面也是功不可没的。徐 舒


(作者:  责任编辑: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