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频道:新闻导读 | 好书快读 | 悦读文字 | 情调生活 | 艺海拾贝 | 翻阅镇江 | 往事勾沉 | 名人风采 | 文学茶座 | 原创文学
您现在的位置: 芙蓉楼  >  翻阅镇江
站内搜索:


梦回故里(图)

发布时间:2006-02-22  来源: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离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梦也多了起来。梦里的天地,是那窄窄长长的、走过千遍万遍的故里小巷。小巷伴随我度过漫长岁月,青春在这里流逝。

  又一次徜徉于小巷,又深又长,弯弯曲曲,走了老半天,好像走到了尽头,一拐弯,却又峰回路转。长长的小巷静得像一幅水墨画,行走时可以清晰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午后的阳光细细地散落在两旁的屋脊上,又滑落在青石板上,偶尔有人踏着窄窄的青石板路走过,轻咳一声,嗡嗡回声晃漾许久,满地沉积的往事便愈显沉默。时光的雕蚀使青石板上遍布了斑驳的伤痕,我似乎左脚踩着沧桑,右脚踏着喜悦,尽可能轻轻地踏在石板上。空气中漫溢着安宁的气息。我的踱步成了小巷唯一的流动,它在宁静里默认我―――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我也在宁静里打量着它。两侧,是古朴的围墙,黑瓦青砖,墙上爬满了坚韧的藤蔓,斑斑苔藓从砖缝中钻出,在巷壁上抹上一层暗绿,无声无息地蔓延……安静而古老,悠闲而充满历史的沧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墙里是深宅大院,一家家的竹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天来时,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伸出,殷勤地摇曳,向行人招手,“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就是这种情境吧。

  我家在深深宅院的最后一进,是青石铺就的天井,苔痕苍翠,精工而成的雕花门窗,岁月已将它铅华洗尽。初秋,晴而有风的夜晚,清风徐徐,冷雨敲窗,我在窗下,看雨打屋脊惊起的游龙般水汽,听屋檐下滴答的水声,一种恍若隔世的熟悉,唤醒我内心深处的种种记忆,看雨竟看出满眼的泪,心却格外澄澈明净。儿时小伙伴家,坐落在腰巷的拐角处,是我每天来来往往的必经之地。春天,他家围墙上,摇摇缀缀挂出来的是别致小巧的金银花,香气扑鼻,沁人心脾。还有一幅画面,我至今难忘:阳光明媚的院落里,他外公给挂在枇杷树枝上的笼鸟喂食,外婆坐在堂屋门前的太阳下纳鞋底,三寸金莲下躺一只瞌睡的猫……

  小巷的美必和水紧相连。惟有水,才把我记忆里的小巷熨得十分妥帖。水,让巷子里的江南清气氤氲,让流逝的岁月如烟如梦,也让巷子里的人恬淡而朦胧。除了雨水,小巷两头都有水。西头是口古井,好多年我们全靠这口井洗菜淘米搓衣裳,夏天家家用一个网袋,将西瓜吊进井里用来镇凉,这井造福了家家户户,石栏却因背负重任,被吊桶绳千千万万次拉磨,勾勒出道道深痕。古井记载着小巷的古韵风华。小巷东头出去就是京杭大运河。我时常越过巷头的石阶,去河边看船工们织网修船,听两岸牵夫的号子声。有时,月光甚好,我会去看渔船上闪闪烁烁的油灯,看在摇摆不定船上行走稳当的渔家男女。

  天晴的日子,家家户户晾晒起衣裳,微风中飘动着五颜六色的衣服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它们或新或旧,或鲜艳或暗淡。这家晾晒出小红袄、小红裤,必定是新添了一个小宝宝,那一份喜庆的红,就连素不相识的路人也会面含笑意;那家竹竿上一长排五彩缤纷的衣裙,必定是属于一位花季少女;晾着洗得褪了色、有些还打上补丁衣服的人家,应该是一个比较俭朴清贫的家庭……

  去年回家再看小巷,那些灰瓦已饱尝了风雨的侵袭,显出一种沧桑的晦暗。白墙上触目都是时光的痕迹,如层层暮色般模糊了它的本来面目,却给想象留下了空间。灰瓦白墙中间有了几间铺子,或是裁缝店,或是面馆,或是杂货铺,铺内的主人大多在打盹。不设店铺的房子,大多已人去楼空,徒留门扉紧闭,寂寞春秋。有人的屋子,却欲说还休地半掩着门,留一个空落落的庭院,任人揣度。时代新了,老巷窄了,城市要改造了,我梦中的小巷不久会在推土机中被夷为平地。时过境迁,我的心目中,更多的将是怀旧的梦。

  也许,现实的无奈需要梦想的安慰,就像浮躁的人世需要有一个远离尘嚣的去处,可以平衡悲喜,认清去来。小巷,你平静而从容,是我转身退步时的海阔天空。一脚入红尘时,且把心留下,长随小巷春秋。

(责任编辑:
 

金山论坛】 【返回频道首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