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大学生带回“种草农经”建立合作社
帮助近200农户蜕变“现代农民”

  本报讯在扬中市八桥镇红光村,一处300亩土地里的作物与别处农田不一样,既不种粮也没种菜,长满了绿油油的草,年纯收益达到达到150万元。2月23日,这片农田的承包者——扬中青禾高尔夫草坪专业合作社,接待了一批慕名前来观摩学习的农民,合作社负责人杨勇在农田现场开设“农经讲堂”,介绍这一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设施种植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杨勇是2008年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杨勇告诉记者,刚种草时,亲戚朋友都替他捏了一把汗:种这个能挣钱吗?他的家人也经常被别人问起:“你家儿子在做什么?”“种草。”对方听后一脸诧异,“上大学,回来就种草?”

  杨勇回乡种草是做了充分准备的,2004年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考虑到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他先是去了一家从事高尔夫草坪生产销售和高尔夫工程施工的公司打工,经过埋头学习和实践积累,他对种草技术和市场有了充足的底气。

  2008年,杨勇带着赚来的10多万元回到家乡创业,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并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高尔夫草坪项目。在政府的帮助下,杨勇在八桥镇红光村租下60亩流转土地,搞起设施农业。

  周围的庄稼人,经常看到这个小伙子手拿着笔记本在田间做记录。串门时,他们还发现杨勇“把草种到电脑上”,电脑屏幕上展示有一块试验田,营养配置、数据分析、种植布局等等,都在电脑上完成。

  2008年底,杨勇的草田挖出了“第一桶金”,获得30多万元的利润。周围农户得知,都睁圆了新奇的眼睛:“乖乖隆的冬,杨勇种一亩草等于我们种五亩田。”

  让农户刮目的是,杨勇的草坪销售,也是“点击电脑”,在网上打开的。杨勇经常上网搜索近期开工建设的大型景观工程,了解打听哪个高尔夫球场需要购买草坪,然后与其接触洽谈。就这样,他的草坪销路渐渐打开,客户也越来越多。

  杨勇见到农民产生了兴趣,就不失时机地把自己掌握的“种草农经”向他们宣传推广。并组建成立扬中青禾高尔夫草坪专业合作社,吸引各地农民加盟种植高尔夫草坪。合作社创办当年,他们就卖出了两季草坪,获得丰厚的利润。合作社发展到今天,已经发展将近200个社员。这些农民加入合作社,每年每亩种植收益达到5000元以上。

  “去年,我们合作社又在八桥镇幸福村新扩建了草坪农场200多亩,草坪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00亩了。”杨勇告诉记者,加入合作社的农民,都逐步掌握了设施农业技术,平时在一起聊天,话题都是现代农业理念,他们在向现代农民“蜕变”。

(蔡小俊 孙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