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撬开了油价飙升的天花板。
1月22日,Nymex主力期货合约冲上了95.39美元/桶,涨幅达6.3%,创下2008年10月以来的高点;而北海布伦特油价更是达到108.70美元/桶,更创出2008年9月以来的最高价。
“这一切都源于市场对利比亚局势的担忧。”看着Nymex亚洲盘走势曲线,东方油气网副总经理钟健叹息道。
国徽上有一只胸前有绿盾的雄鹰的利比亚,是OPEC重要产油国之一,有“石油绿鹰”之称。“事实上,利比亚的石油产量、出口量在全球石油供需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市场却将这个事件的影响力无限扩大了。”钟健说。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石油公司在利比亚区块利益并不大,主要是钻井、勘探企业在当地服务。目前各石油公司以撤回人员为主,暂采取观望策略。
对目前油价的上涨,有专家表示是炒作所致。但欧佩克方面已紧急会商,商讨出台平抑油价的对策。欧佩克各成员国则已私下开足马力生产。
中资油田变数
此次危机中,当地受冲击最大的并非近年来在海外攻城略地、屡见战果的中国石油企业。
“在利比亚,我们国家的区块利益并不大,主要是一些钻井、勘探企业在那里为业主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张抗说。
来自中石油的信息显示,2005年中石油集团与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签订了17-4区块风险勘探合同, 17-4区块位于利比亚西北部地中海沿岸Pelagian盆地海上,水深200~400米,面积2566平方公里。
这也是中国石油企业在当地最大的油田开采项目。据中石油内部人士称,经过几年的勘探,该区块目前尚未开始大规模开采,“尚需进一步获取数据”。
这位人士评价说,利比亚对外商投资石油行业的政策是目前全球主要产油国中最好的,外资石油企业不但可以按照协议获得份额油,而且利比亚政府还不限制外资的投资比例。
“这是伊拉克、伊朗等主要产油国所不可能接受的。2009年我们与伊拉克政府签署的三个油田开发协议,都是由外资公司投资开采,开发出来的产品全部归伊拉克石油公司所有,外资企业只是按合同获取服务费。比如鲁迈拉油田是2美元/桶。”上述中石油高层说。
随着此次政局的动荡,利比亚对外石油政策是否会发生变化,这是谁也无法预料的,因此中国三大石油集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目前均暂时采取观望态度。
“目前以撤回工作人员为主,至于下一步投资计划,要看时局变化而定。”22日晚,三大集团的总部人士均向本报记者表示。
炒作狂潮
利比亚位于非洲北部,除沿海地区及南部山区外,其国土大部分均沙漠。
自1950年代发现油田后,由于区位优势,这里成为欧洲重要的石油供应地,《BP2010世界石油产品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利比亚剩余石油可采储量为58亿吨,当年石油日产量约160万桶(约24万吨),仅占当时全球石油贸易量的2%左右。
“但是由于利比亚石油几乎全部出口,而且主要出口到欧洲,因此它在欧洲原油市场中所占份额较大。一旦出现供应中断,将给欧洲市场的供应平衡造成一定的压力。”国内石油研究专家张抗说。
也正因为如此,目前代表欧洲油价的北海布伦特价格要远高于代表美国油价水平的Nymex价格,而不像2009年以前那样——北海布伦特价格总是较Nymex低几美元/桶。
来自外电的消息称,利比亚政府甚至动用了迫击炮等重型武器镇压骚乱人群,这引发了更大规模的政治危机;利比亚东部的Al-Zuwayya部落威胁说,除非政府停止“镇压示威者”,否则他们将在24小时内停止向西方国家出口石油。
似乎,石油绿鹰已经折翼,欧洲即将面临供应中断的风险。
“其实这只是一种市场预期,不懂行的人总认为会造成供应中断,从而疯狂做多油价;其实即便是19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中,全球石油市场的供需也是大体平衡的”,张抗说。
据了解,以沙特阿美为例,该公司官方公布的目前剩余产能仍达400万桶/天,即使利比亚完全停产,全球石油供需平衡也不会出现大的缺口。
“2%的产量受到影响,在期货市场上却能造成6%、甚至更高的油价涨幅,都是投机资金在兴风作浪”,张抗说。
欧佩克紧急应对
如业内人士所料,油价出现异动。
2月22日,包括欧佩克石油生产国、经济合作组织(OECD)成员国以及中、印、巴西等重要新兴市场能源消费国在内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官齐聚沙特首都利雅得,商讨平抑油价异常波动的举措。这次会议将签署一份油市稳定宣言。
一位长期关注能源市场的对冲基金经理对本报记者说,导致昨日油价飚涨主要是因有消息传出利比亚当局关闭了Nafoora油田,市场担心该国原油供给可能中断。如果利比亚和中东局势持续发酵,纽约原油价格也将轻松重回1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