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纽约和伦敦市场原油期货收盘价日前小幅回落,但仍居高位。春节长假结束,国内成品油价格继续上调的市场预期依旧强烈。国际油价上周一直在90美元上方徘徊,2月3日更是触及每桶103.37美元的高点,创28个月来的最高纪录。
油价早已触及4%红线
2010年前三季度,国际油价基本在每桶70~85美元之间波动,但自2010年11月开始,在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影响下,国际油价开始强势上扬,埃及的动荡局势更是给国际油价火上加油。
记者了解到,国内成品油调价指标早已超越“红线”。息旺能源数据显示,1月31日,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价格移动变化率已达7.77%,远远高于成品油价格机制中4%的调价标准。业内人士分析,如果严格按照22个工作日的调价周期,早在1月下旬,国内成品油市场就已具备价格上调的条件。
调价标准再受市场关注
虽然油价面临新一轮上涨压力,但是国内对成品油定价制度的质疑声从来没有中断过。按照现行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汽柴油调价的标准是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然而,有专家表示,这一制度设计存在明显缺陷,如油价以80美元/桶为基础,变化超过4%也就是达到83.2美元/桶就可以上调价格;但如果油价从83.2元/桶回落,要达到超过4%的调价目标,油价必须低于79.872美元/桶。也就是说,油价回落时,即使价格已跌至之前的80美元/桶,也无法达到下调油价的标准。虽然油价上、下浮的标准看似公平,但实际上,下调油价的条件要更加苛刻,时间也将明显延后,这或许是国内成品油价格快涨慢跌的一个重要原因。
业内人士建议,即将实行的成品油定价制度改革,不妨在缩短调价周期的同时,以国际原油价格涨跌多少美元作为调价参数,并充分考虑汇率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