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市场库存,不是我们多么看重库存量本身,而是库存反映了产能与市场需求的关系,预示着市场价格的变动,与经销商的生存状况息息相关。
往年的三四月份都是汽车销售的淡季,经销商在这个时期都对压库早有准备,甚至有些期待,因为接下来的5月是销售旺季,能够有充裕的库存才有可能带来更多的利润。
尽管有了准备,但是面对厂家一再的压库,经销商还是感到吃不消。“年初的时候厂家对市场预期过高,提升了产能,增加了任务,结果市场却没有像预期那么好。”经销商表示,厂家生产出来的车型绝不会放在自己的库房里,而是将压力转嫁给经销商,据了解,某品牌给经销商的库存量是该店单月销量的1.5倍,而厂家自己的库存量仅够销售4天。
帕萨特(图库 论坛)领驭非黑色版的需求相对少一些。
从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统计的数据来看,汽车产量和销量之间存在的差额并不大。表面上看汽车市场整体库存与之前相比变化不大,但是从记者对市场进行调查的结果来看,则是主流车型库存确实不大,甚至部分车型依然存在车源紧张的现象,但老旧车型和小众车型则显现出较大库存。
此外,不同品牌的库存情况也不同,部分自主品牌因为产能提升较大,对市场环比增长放缓的预期不足,给经销商的库存压力明显过大,另外部分日系品牌的库存压力也大于往年。
厂家把库存压力转嫁给经销商,而经销商一旦承受不住库存压力,便会打破价格体系,以各种名目降价。接下来,将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价格战。
观察:隐忧,在正常库存背后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汽车销量138.87万辆,环比增长9.8%,同比增长40.02%;1-4月份,在汽车企业和流通环节的库存量为99.96万辆。尽管多数经销商都表示,目前的库存尚没有大幅度偏离正常水平,但如果厂家不根据市场状况及时调整生产量,未来几个月经销商的库存压力肯定会进一步加大。
去年年底车市的火爆局面,已经明显降温。周六的亚市,不像往常那样络绎不绝,正门前偌大的销售广场依然摆满了车,但看车人很稀少,而在综合销售厅内,销售顾问也在为争取一两个客户而奔忙。亚市商务信息中心经理郭咏表示,五一长假以后的十几天,销量比4月份同期有所下降,客流量也有所减少。
汽车终端市场面临隐忧。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人民银行从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增加了经销商的财务费用和经营成本。多家银行还上调了车贷利率,对汽车消费产生抑制作用。而随着国家重拳出击楼市,以及股市的低位徘徊,都让更多有意向购车的消费者持币待购。
从汽车行业本身来看,今年国家对于小排量汽车政策支持力度减弱,也是汽车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尽管豪华车市场目前仍涨声一片,逐步从消费税上调及金融危机的影响中脱离出来,但对于整体车市的带动作用,影响甚微。
■ 现状
压库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
“9个瓶盖盖10个桶。”这句话用以形容经销商的资金和资金缺口再贴切不过,从厂家下订单、交订金、拿车,从银行做承兑、结清厂家尾款、卖车赚钱、还银行贷款……中间这一系列环节不容有任何差迟,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经销商的资金链出现断裂。
2009年5月,由于众义达贷款没有及时偿还,金融公司对其进行催款,并停止对其旗下部分经销商的贷款,将店内的库存车辆用作抵债,导致该集团旗下多家4S店处于半停业状态。此后众义达集团一直在积极进行资产重组,然而因为欠款达上亿元,集团背后利益关系复杂,重组至今未完成,公司经营状况一路下滑。
“经销商卖车真的是不赚钱,如果你有1亿,放在银行里都比投资做汽车经销商赚钱得多。”某经销商表示。除了销售利润正逐渐降低,必须依靠售后利润做支撑外,经销商因为完全被生产商“套牢”,更在终端零售商与生产商的双重“挤压”下困难重重,这导致经销商中的弱势群体正在不断地被淘汰出局。
■ 专家观点
自主车企面临更大库存压力
对于4月份汽车销量的下滑,以及库存量的增加,多数汽车行业分析人士均认为这是市场规律,也是需求自去年提前释放之后,恢复到了一个理性的增长阶段。汽车行业专家贾新光认为,从4月份至8月份,汽车产销可能会一路下滑,到9月份再开始回升。
但不得不正视正常规律背后的非正常因素。自主品牌原本正在不断提升的市场份额,在今年大为逆转,其在市场整体放缓面前的抗风险能力,明显还是低于合资企业。
对此,亚市商务信息中心经理郭咏认为,与合资企业相对谨慎的产能制定规划相比,自主企业普遍对形势过于乐观。“由于自主品牌大多都以小排量车型为主,在今年面临了各种不利因素,一是国家购置税优惠力度的减弱,二是油价上涨导致用车成本增加,使得很多刚刚具备购买入门级车型的消费者,放弃或推延了购车计划。此外,如今合资企业也纷纷推出小排量的入门级车型,对于自主企业也是不小的冲击,他们在品牌号召力以及产品品质方面,与合资品牌入门级车型相比,没有太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