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建成首家可满足各类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站,今年将在27个城市建立75座充电站和6209个充电桩
·南方电网在深圳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将为明年的大运会提供服务;
·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与北京首科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将中石化旗下加油、加气站改建成加油充电综合站;
·中海油去年向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了50亿元,目前正考虑在全国建设电池更换站网络的可能性;
·据称中石油也与地方政府部门有接触,提出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想法……
这是一份经整理后国内五大央企涉足电动汽车充电业务的计划清单。
与此同时,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十个城市计划、在建和已建成电动车充电站(桩)的累计投资已超过3亿元。一时间,电动车大潮席卷中国。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让众央企和各地方政府垂青的充电站(桩),到目前为止,却尚无国家标准出台。
不仅“外部环境”如此,就连电动汽车生产阵营也因不同的充电模式形成两大门派。如一汽、上汽、长安等国内十家整车企业2009年8月联合成立电动汽车产业联盟,推动插电式纯电动车的商业标准和模式。而浙江康迪则与中海油、中国普天、浙江天能电池有限公司等能源巨头达成协议,成立“中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化推进联盟”,力图扩大“换电池”模式的影响力。
看完了国内市场的乱象,再把目光投向海外。3月15日,中国市场“维权”高潮之时,丰田汽车、日产汽车以及三菱汽车、富士重工等4家汽车制造商的代表集聚在东京一家酒店,就电动汽车快速充电器规格的统一和普及召开协商会议,并宣布成立行业协会。当天与会的还有日立制作所、关西电力和三菱商事、Lawson(日本便利店巨头)等,共涉及重型电器、电力、物流、零售等近160家公司。同时、欧洲的重型电气公司ABB、博世等也悉数到场,此次大会的目标已不只局限在日本境内,而是希望建立、普及国际汽车充电器标准。东京电力公司也与这些企业达成了一致。
这无疑是一次野心外露式的集会——旨在抢占全球电动汽车标准制定者的位置。外界一度传言,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汽车法规协调世界论坛上,联合国计划正式宣布混合动力和电动车的全球标准,新标准将于2010年底生效,而日本提出的混合动力和电动车的安全标准极有可能被采纳。
一位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人士对记者表示,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很可能在今年6月份左右出台,但仅限于新能源汽车的私人补贴政策,相关的技术标准还会延迟些。
还会再迟些?
缺少标准,曾让中国一度沦为全球产业链最末端的加工厂。而如今,“中国创造”的提出,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产业升级的机会。
但对驶向未来的电动车产业而言,我们的机会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