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双落”机遇 推进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议论已久的消费税终于出台。前不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决定自9月1日起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其原则是“抑大扬小”。这也是市场所预期的。
7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两条例(草案)。其中明确指出,对节能环保型汽车实行消费税优惠政策,提高大排量汽车消费税率。这显然是汽车消费税调整的重要信号。
消费税难以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消费税调整的具体内容包括,汽车发动机排气量>3.0L~≤4.0L的乘用车税率由原15%上调到25%;排气量>4.0L的乘用车税率由原20%上调到40%;排气量≤1.0L的乘用车,税率由原3%下调至1%。
但是,从今年1~7月份市场的实际销售数据来看,似乎这项政策对人们的期望尚有一定的距离。因为此次调整消费税的大排量汽车市场份额很小。排气量>3.0L~≤4.0L的乘用车销售量只有4831辆,占市场的0.15%,而调整幅度最大的>4.0L乘用车,销量只有1422辆,占市场份额的0.047%。如果仅指望通过在这种范围内的调整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那只能说是杯水车薪。至于调整≤1.0L小排量汽车的消费税率,其效果也比较有限。
因为,截至今年7月的累计销量为131270辆,所占市场份额仅为4.38%。而真正占市场份额95.42%的车型消费税率却丝毫未有触动。特别是≥2.5L~≤3.0L排气量的汽车,可能因为某些难以言喻的原因,而远离了这次调整的范围。因此此次消费税的调整只能说其象征性的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更何况,消费税是一种价内税,无论是40%的税率,或是2%的税率,都能通过生产企业出厂价中得以调整和消化。对于高排量汽车而言,因为其利润空间巨大,为了保证销售,厂方很可能与消费者共同增加的税率,因此这种调整也就显得无足轻重了,或者仅有其表。而对于小排量汽车而言,2%的空间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舒缓了生产企业的成本压力,有利于小排量汽车的发展。
同时,在7月23日国务院发布的《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中,对公务用车的配备标准等作了相应的规定,特别是鼓励公务人员利用公交工具和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还规定了每周少开一天车等。所有这一切都是有着表率作用的。
但是,我国汽车的节能减排,特别是减少对燃油的需求,其根本出路还在于燃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也就是人们所期盼已久的燃油税要尽快出台。
“双落”可遇不可求
当前国际油价正处在一个下行通道。美国经济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面临着为期12~18个月的经济衰退。7月份CPI同比上升了5.6%,为17年来最高升幅。日本经济同样面临着一个滞涨的威胁,工矿业生产指数连续两个季度下降。CPI升幅创10年来新高。欧元区经济同样疲软。其领头羊德法两国中的德国今年第二季度GDP 四年来首度出现下降。
而同期,法国的经济增长率为-0.3%。作为亚洲最大的新兴国家经济体,中国的工业增加值虽维持在较高的两位数水平,但也出现回落状态。至于印度﹑越南等经济高增长国家,目前正遭受严重的通货膨胀困扰。因此,从整体上来说,由于需求放缓,油价回落是个必然趋势,如果没有突发的政治因素影响,这种回落还将维持一段时期。
关于燃油税的推行,政府也一直在等待一个油价回落的机会。但可以肯定地说,油价再回落也回落不到当初所说的五六十元的水平。现在国际油价和国内CPI都处在一个下行的“双落”通道中,因此燃油产品价格改革的环境就会相应地宽松。燃油产品价格改革是我国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保证。随着我国汽车销量和社会保有量的不断增大,燃油产品价格的扭曲对汽车工业和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样的“双落”机遇是今后若干年中难以企及的。失去这个机会不仅国内节能减排的任务难以完成,而且还会面临国际的巨大政治压力。
改革之前油价应该回落
6月20日,我国成品油价格每吨上调1000元的时候,那时国际油价约在每桶136美元之上,美国成品油价格约为每加仑4美元,折合人民币之后,为每升7.29元,调整后的国内油价为每升平均6.2元左右(两国油价中均已含各种税费,但比重有所不同,其中美国较高,约占油价中的20%),所以中美两国成品油裸价大致相同。问题是,同样用的是进口油(美国也是石油进口大国),为什么我国政府每年要向国内的垄断石油化工炼油企业提供巨额财政补贴。今年一季度,仅中石化就获得了74亿人民币的补贴。而国内却从未耳闻美国政府给予美孚、德士古等石油化工企业任何补贴。相反,美国国会众议院在2007年8月4日通过了一项能源法案,要求向石油公司征收160亿美元的能源税。对比之下这实在令人难以理喻。
根据中石化年报,2007年全年盈利549亿元。这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其原油开采、输送,以及大量的石油化工产品是有巨额利润的。从数字上看,这些利润用来补贴炼油企业的所谓亏损足足有余。这或许正是美国石油化工企业不需要政府补贴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鉴于此,在当前国际油价已回落20%以上的时候,政府理应将已经上调过的成品油价格做一定幅度的下调,然后在此基础上实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即推出燃油税。这种做法也许令消费者比较容易接受,同时对CPI的影响相对较小。至于这些垄断企业理应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运营效率,减少管理层的不合理收入,从而保持与国际水平相一致的成品油价格,为国内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