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1月全国CPI(消费价格指数)上涨7.1%,创1997年以来月度新高。相信很多读者都注意到了这条直接关系大家日常生活的新闻。其实伴随CPI的上涨,统计局还公布了关于PPI(生产价格指数,标志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的数据,新年首月PPI同比大涨6.1%,增幅创3年来新高。
食品在涨、服装在涨、最近听说家电也全面涨价。有经济学人士声称中国已经进入快速通货膨胀阶段。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在生活基本消费品全面涨价的同时,房子、汽车等大型消费品的价格却没有随波逐流。尤其近来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更让广州、上海等地的楼盘破天荒打折销售。究竟CPI上涨能否带动汽车价格上涨?已经成为每一个准备购车的消费者心中的疑问。
成本环节
CPI的上涨肯定对各大汽车厂商的零部件采购成本等各个生产环节产生压力。但是汽车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其采购规模大,采购形式规范。整车厂对其核心零部件大多有其自己的配套子公司,就算是外包的零部件厂商,也都会统一签署采购协议,而采购协议大多也是以年为单位的。短期的零部件成本增加还不能完全传递到整车产品中。
生产成本控制是每个整车制造厂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汽车生产的流程也相对复杂,中间产生的利润环节比较多。一个零部件可能会有几个供应商,而每个供应商下面可能还会有二级、三级的配件供应商。这就使得整车厂可以灵活的把成本上涨的压力分摊到制造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中,从而有效抑制整车成本的提高。
从生产成本控制环节来看,整车价格在短时间内不会受CPI上涨而水涨船高。
市场环节
受07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创下历史新高的影响,汽车市场的热度丝毫没有降温的趋势。仅08年一月份,上市新车频频亮相,竟多达10余款。其中包括八代雅阁、新途安、桑塔纳志俊、赛拉图欧风、明锐导航版等颇具市场竞争力的车型。盘子虽然大了,但是想分羹的人更多,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难免要打价格牌。严酷的市场环境迫使经销商把压力传递给整车厂,那么厂家有义务把CPI的影响最小化并且控制在生产过程中。
另外,许多汽车厂商盲目的扩大产能也抑制了CPI对汽车价格的拉动作用。2008年汽车产量将突破千万大关,中国是否能有如此大的市场去消化?比如上海、北京这样的汽车消费一级市场,巨大的交通负荷能否承担汽车消费的扩容?我们不得不擦亮自己的眼睛,看看我们的客观环境。产能过剩也给中国汽车市场埋下了一个隐患。
汽车市场能否消化过剩产能?
观察发现,目前的CPI上涨波及到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食品等低利润率的行业中。之所以房产、汽车等能不受影响也是因为其利润相对丰厚,CPI上涨的压力仍然在其利润能够消化的范围之内。有业内人士预测08年的CPI上涨将在4~5%,按这样的幅度计算,汽车价格在本年度内将不会有明显的上涨。
虽然汽车价格不会在CPI上涨的大环境下扶摇直上,但是笔者认为今年的汽车降价幅度将有所收敛。从春节过后的汽车市场行情来看,很多车型的价格都有一定程度的回收。所以08年如果CPI不继续持续快速增长,汽车市场行情将进入一个相对平静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