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我们常看到,有人官做得好好的,忽然想起孔夫子说的:“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觉得国家政治不清明,自己还出来拿公务员工资,真是不知羞耻啊!于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挂冠归隐去了。或者官当得好好的,忽然想到还得拜迎那些龌龊不堪的长官,哪里肯为五斗米折腰?于是悠然挂冠,归田园居。
但是如果皇帝不和你玩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只是告诉你:要么做官,要么死!面对这种要命的选择,不知还会有多少人能一脸正气或举止悠然地坚持自己的初心?
据《北史》记载,北齐的魏恺就曾面临这道选择题。
魏恺是北魏著名才子,家世清华,兄弟都以才学著称于世,加上天性孤高,养成了魏恺对什么都不买账、我行我素的性格。《北齐书》直接就说他年少时非常耿直而有才华。
北魏末年,魏恺被征召出来当官,担任开府行参军,不久改任尚书郎,齐州长史。到了北齐禅代东魏后,文宣帝高洋在位时,魏恺曾担任聘陈使副一职,代表国家出使南朝齐。
家世好、才学好、官场表现好,这让魏恺受到了高洋的重视,于是征召他去做青州长史。不知道是觉得当时“邦无道”,还是不想“拜迎长官”,反正魏恺对这一任命出人意料地坚决推辞,拒不上任。
负责官员任免的大臣杨愔把这事就告诉了高洋,性情暴躁的高洋勃然大怒:“何物汉子,与官不就!”这是个什么样不识抬举的家伙?我皇帝让他去做个官,他竟然敢拿腔作势不去!明天把他叫来,我要跟他好好说叨说叨。
那个时候高洋已经开始显露出酒精中毒的症状了,性格暴戾凶残、喜怒不可捉摸,朝廷百官平时上朝都像老鼠去见猫一样,他们都为魏恺捏一把冷汗,认为他这次恐怕是凶多吉少,但是魏恺本人却依旧表情坦然。
第二天,魏恺见到了高洋,高洋的神情很严峻,高洋的话很要命:“死,或者担任长史,哪个更好,你自己选!”
对此,魏恺很从容,他回答说:“能杀臣者陛下,不受长史者愚臣。”陛下您当然能杀了我,但当不当这个长史,说到底决定权还是在我。
面对如此不亢不卑却态度鲜明的对抗,以残暴出名的高洋显然没有料到,他想了想后,好像忽然想开了,于是对杨愔说:“何虑无人,苦用此汉!放还,永不须收。”真是的,还担心没人来做官吗?干吗一定和这种不知死活的家伙较劲呢?他不想当官?好,让他回去,以后永不叙用!
这件事后,魏恺沉寂多年没有做官。可能是静极思动,有一天他在路上遇见杨愔,含蓄地向杨愔透露了自己想再次出山的意思。
杨愔显然还想着高洋当初的狠话,连忙推辞:“任免官员这事吧,都是由皇帝决定的,我虽然负责选拔官吏,其实并没有决定权啊。”魏恺不以为然,对他说:“虽然下雨靠的是天,但是也总需要四岳有云起啊。您怎么能推得干干净净呢?”听到把自己比作四岳,杨愔心里很受用,欣然说:“你这话非常简单而且切中要点,啥也别说了,你的意思我明白。”几天以后,魏恺就被任命为霍州刺史。显然,杨愔给这事起了点“云”。史载魏恺在任上治理有方,境内老百姓心悦诚服。
想归隐了,皇帝杀头都不改变想法;想出山了,大臣推诿也不能阻止脚步,魏恺真称得上是条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