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镇江日报就镇江市区苗家湾路“坑人”现象,刊发了一则图片新闻。一组图片,寥寥数语,读来信息量却很大。预留的行道树坑长满杂草,是否工程尚未了尾?窨井盖却已破损不堪,难道有质量问题?最令人感慨的是相关回复:我们只负责施工那一段,这段不归我们管——多么像传说中的推诿扯皮啊!
如果真要说回复方市干道办在推诿,其实也有失公允。倘如其所复,相关路段并非他们施工,那么路上的“坑人”现象,自然也与这家道路施工单位没有半毛钱关系。他们不过是因为“市字头”的招牌,再次代为受过而已。但问题来了,这些道路“陷阱”究竟该由谁管?
这是一个让人很有挫折感的问题,挫折就在于往往很难找到答案。就笔者过往采访所知,苗家湾路是条充满谜一样故事的道路,除了路名曾几度变换叫人一头雾水外,整个建设过程也是断断续续,每一段似乎都有不同的建设与施工方。在这样一条路上,普通市民想就一些问题反映情况、寻找“官方”,迷路那是必须的。
非独苗家湾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关于路的问题,常常有投告无门的感觉。譬如中山东路改造时,南半幅留作通行,路面出了问题,有关部门仿佛都成为局外人。因为此时通行的是工地还是道路可两说,所以责任就难有归属?在市区更多道路上,每逢有问题出现,都要追根溯源去找不同的施工方,难道没有统一的管养部门吗?一打听,原来这些道路虽通行多年却尚未交付。
同一条路为何由多个单位建设?建成后缘何迟迟不能交付?道路一改造,即便部分仍在通行,相关责任就全属施工单位么?这些问题对寻常百姓而言,就像老城区的地下管网那样复杂。能不能有这样一个部门,只要道路在通行,对路的问题就过问,哪怕只是肩负起牵头协调的责任。
路上有坑,人会跌倒。反映、解决路的问题,通道必须通畅。在这条路上,职能部门切不可各管一段,更不能以权力有边界为名,让责任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