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然而近日,位于南山招隐寺大门旁,40棵生长在珍珠湖里的水杉却全部死了!这一情况被市民督察员顾华琪发到网上后,随即引起网友强烈关注。这些水杉到底是什么时候种的?水杉能否长在水里?当初建湖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这种后果?(镇江日报2015.4.22)
40棵水杉,密植小成片,挺拔且向上。这是景观,于招隐寺前,曾别具一格。还是这40棵水杉,依然挺拔却已了无生机,依然耸立却已黯然枯脆。淹死了,是它们现在的命运。仍是“景观”,于珍珠湖畔,却有些匪夷所思了。
匪夷所思,是网友在网络曝光这件事时所用的题目。而记者的采访,却让我们见识到了有关方面的工作态度,同样匪夷所思。
其一,价值的漠视。不谈水杉还属珍稀树木,40棵已生长多年的高大乔木,总还是有些经济价值的。就算是当年农民自己栽种的,不也付出劳动了吗。但有关方面一句“该水杉不是景观树”,似乎就把这个问题轻轻揭过了。
其二,专业的荒谬。百姓不是专家,这水杉在水中能不能活,不知道可以。但有关专业部门也都不知道,就奇怪了。于是,“期待它们能够存活,没想到还是死了”竟然成为记者采访所能听到的解释。
其三,处置的随意。这随意的处置有两处。一是当年,有关部门既然都已经“考虑过这片水杉林的生存问题”,却还是什么也没做,就这么让它们淹在水中自生自灭?40棵水杉就在湖畔,确实不宜移植,珍珠湖扩建让出这一小块,难道就不行吗?有多大难度吗?二是现在,对死亡水杉今后的命运,“保持它们目前的状态”是有关部门的表态。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随它去吧?!
淹死的40棵水杉依然耸立在珍珠湖畔,这“景观”似乎是在诉说些什么,虽然它们默默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