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冈中学曾被誉为高中教育“神话”,高升学率、高获奖率给这座位于鄂东大别山区的城市带来无尽的荣耀。但随着高考改革、新课标改革,奥赛与高考脱钩、高考试卷分省命题等政策的相继出台,黄冈中学的优势渐失。近14年来,湖北省高考状元产地统计中,28个文理科状元,其中武汉8个,襄阳7个,荆州4个,黄冈仅1个。(4月6日《长江商报》)
回想当初的黄冈中学,曾经粉丝无数。其实今天的黄冈中学交出的答卷并不差,比如2013年一本过线794人,清华北大的录取人数超过16人,留给大多数学校的只是一个背影,但因过去站得太高,依然被贴上了落寞的标签。在舆论场,甚至引起了冷嘲热讽。
在许多人看来,黄冈代表了一种落后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苦”。或许黄冈的辉煌确实是“苦”出来的,但要看到,在应试教育下这么做的何止黄冈一家?现实中有几所中学不是如此?即便稍好一点,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是的,应试教育有着许多问题,但要指出,黄冈中学只是应试教育的胜出者,应试教育本身并不是黄冈中学造成的。如果没有应试教育,又何尝有黄冈神话?凭什么让黄冈为整个教育体制背黑锅?
至于说黄冈中学在应试教育中如鱼得水,也需要辩证看待。任何一种体制,都有自己的优胜者和失败者,都不应该否认其中的努力和付出。黄冈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成功,难道应该被指责吗?即便黄冈受益,更应该指责的是体制,而不是黄冈。
而且,即便从个体上讲,黄冈已经神话不在,但就整体而言,“黄冈神话”又何尝破灭过?在现行体制下,那些现在风光无限的学校,何尝不在走黄冈走过的老路?在体制海洋中,每一所学校都是孤舟一叶,并没有太多的自主权,也不能对他们要求太多。别看现在人人骂分数,但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如果一个地方的高考成绩不理想,一所学校只抓素质不抓分数,恐怕也会成为“全民公敌”。
即便黄冈落寞了,也不应该被冷嘲热讽。即便不认可黄冈模式,但你也不能否认黄冈人付出的努力,也不能否认黄冈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更何况,现在还有很多学校在走黄冈走过的路。因此,今天我们更应该把目光对准整个体制,去反思如何通过体制的变化,造就新的“黄冈神话”。
毛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