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家旅游局的消息,4月2日,国家旅游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第一阶段情况,部署专项整治第二阶段工作。在专项整治行动的“第一战役”中,各地共有44家A级旅游景区被摘牌,12家旅行社被吊销经营许可证。
随着国人的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消费能力的增强,旅游消费正在成为中国人购物消费之外的又一大宗消费方式,但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虽然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有着巨大的旅游消费能力,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国内旅游市场尤其是一些5A级景区的管理混乱,各种欺行霸市、垄断市场、非法经营、欺客宰客、强迫消费的行为层出不穷,很多名声在外的5A级景区,游客们在没有去之前,对其充满了各种向往和想象,结果去了之后,就因为上述乱象中的某一点,就败了胃口,再也不想去了。比如近几年投诉量一直居高不下的三亚旅游景区,几乎很多人都是去了一次,就再也没有想去第二次的冲动了,不是因为三亚的景色不美,而是因为当地的旅游管理以及服务实在让人印象太差,花同样的钱,完全可以到泰国体验同样的风景和更高质量的酒店住宿以及服务态度,那为什么不选择去国外旅游呢,所以近几年不仅仅是很多有消费能力的中产阶层跑到国外旅游,就连一些并不是那么有经济实力的上班族也不再选择国内旅游线路,转而用脚投票,跑到国外去旅游,这不得不说是国内旅游行业的悲哀。
此次国家旅游局开展的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从态势和决心以及行动的治理成果来看,力度不小,决心不小,成果也不小,有的5A级景区被警告,有的被摘牌,而且还不少,44家,还有12家旅行社被吊销经营许可证…… 这些直接而有力度的措施我们相信会对国内旅游行业的经营者产生足够的震慑,但是笔者认为还不够,还应该将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用常态化的专项整治彻底扭转国内旅游市场的诸多乱象,然后再通过完善监督和投诉举报机制,让游客的举报投诉能够快速得到相关部门的反馈,并将举报投诉的处理结果集中公示在的一个公共平台上,让全社会都能监督,这样不但给了5A级景区管理者以压力,而且也给了地方负有管理责任的部门以压力,因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对5A级景区一些管理乱象的举报和处理完全可以在一个平台或者一个APP软件平台上就能实现,因此,国家旅游局有必要通过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投诉举报信息平台,来加大对违反相关管理规定的5A级景区的监督力度。
5A级景区的头衔对于很多景区来说当然是一顶“桂冠”,但是这个“桂冠”能戴多久,不是景区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说了算,应该交给游客决定权,当前有些5A级景区之所以坑游客没商量,就是因为游客在这个头衔的授予中没有什么话语权,因此,建议国家旅游局在建立5A级景区头衔的动态调整机制中,加大游客的感受比重,建立类似大众点评打分的机制,这样景区的动力和压力就都有了。治理旅游乱象,非一日之功,但当前沉疴用猛药,确是必须,摘牌、警告都是必要措施,期待相关部门能将这一有力道的专项整治行动长效、常态化。
(王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