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文化·教育·体育·娱乐

从《平凡的世界》看劳动价值感

发布时间:2015-04-10 08:3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凡的世界》新版电视剧播完了。从开播之日起,这部电视剧和原著小说以及作者路遥就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批评这部书只是一部高级的心灵鸡汤、励志小说;有人为《平凡的世界》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中遭到的冷遇鸣不平;更多的普通读者则追忆它,给自己的青春岁月带来感动和激励。这种多阶层认认真真讨论和争论一部电视剧的情景,已许久未见。

小说所表现的是1975年到1985年中国当代变革最为剧烈的十年,也是普通人从集体生活走向个人生活的关键时期。小说的出版及广泛传播,则是中国市场经济及其文化体系建立和勃兴的阶段。而在新版电视剧播出的2015年,中国人一方面试图重新理解和评判改革开放的历史,另一方面又对未来生活开始了新的想象。在这样复杂的节点上,如何讲述“平凡”和怎样应对“世界”是众多话题的核心。

《平凡的世界》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获得了无数普通读者的喜爱,正是得益于它对“平凡世界”里的普通人生活的尊严、价值的描写,电视剧编导试图让小说中的价值观和当下观众的接受心理相契合,为此不惜把孙少安变为主角,并加大了他和润叶、秀莲之间的爱情戏。但这种做法的结果是两边不讨好,尊崇原著的读者不愿接受如此改编,而真正喜欢消费曲折爱情戏的观众也不可能得到满足。

在小说中,劳动是一个关键词,不管是孙少安还是孙少平,劳动都是他们存在的唯一确证。但对兄弟二人来说,这种存在却有不同。在孙少安那里,劳动的主要价值是吃饱饭,过上好日子;而在孙少平那里,劳动不仅仅是活着的主要形式,还成了灵魂自我磨炼、净化和成长的途径。电视剧恰恰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最为薄弱,特别是在呈现乡村劳动场景时,所有的画面几乎都是农民拿着锄头在土地上摆架势,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与真正的劳动场面相隔太远。这么说,并非要求电视要照搬劳动场景,但是如果不能把劳动对人物的根本性表现出来,这些人物的存在便无所依傍。这却又是电视剧所不可逃避的命运,因为如今的时代,劳动已经不具有路遥所尊崇的价值感,而是变成一种手段,可以直接标明价格。

对照近些年其他农村题材电视剧,如一连拍了多部的《乡村爱情》,还有《马向阳下乡记》《老农民》等,就会发现《平凡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另类。它对着历史隔空喊话,又努力要实现历史和当下的对话,结果失落在夹缝之中。它很可能成为中国传统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挽歌,就像最后一集里无所不在的悲剧色调——新年的热闹和个人生活的悲喜交织同时呈现,对于剧中人来说,他们生存的世界在本质上并没有更改自己的运行逻辑,他们唯一能做的,无非是抬头欣赏烟花的灿烂,低头承受日子的苦乐。(刘 汀)

来源:光明网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